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242009146030A/2022-00042
[ 发文字号 ] 酉阳府办发〔2022〕23号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应急管理
[ 发布机构 ] 酉阳县政府办公室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2-06-17
[ 发布日期 ] 2022-06-20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酉阳自治县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字号:

酉阳府办发〔2022〕23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酉阳自治县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已经县政府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17日



酉阳自治县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

为加强全县“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重庆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渝安办〔2019〕81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工作现状与面临形势

第一节 “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应急体系建设有效完善。一是健全行政管理体系。各乡镇(街道)成立应急办,构建了县、乡镇(街道)应急行政管理网络;相关行业部门内设了应急机构(安全监管机构),承担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全县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行政管理体系。二是完善组织指挥体系。调整县安委会和县减灾委成员单位,全县形成“两委”“两办”“九专办”和“一总指”“四专指”的组织指挥体系。三是推进应急力量体系。按照“专、常、群”3类队伍建设要求,组建30人的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弥补了其它救援队伍救援不“专”的问题。分别在37个乡镇组建专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弥补了应急处置不“及时”的问题。四是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加强预案管理,全县总体应急预案已印发实施,其他专项预案和保障预案正在修订,初步形成了“1+4+9+N”应急预案体系。

(二)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责任管理、隐患排查、预防控制、应急救援体系,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较好落实,各类事故有效防控,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十三五”期间,全县共发生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55起、死亡56人。事故主要发生在道路交通、建设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非煤矿山、危化等行业领域实现“零”死亡。“十三五”期间,出台了《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健全落实责任制、改革监管监察体制、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制定了工作措施,推动了全县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落地落实。出台了《酉阳自治县贯彻落实重庆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了全县各部门和单位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促进了党政领导干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安全责任制落实。

(三)综合防灾减灾有力有效。认真落实责任,将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与河长制、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工作相结合,层层压实政府行政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乡镇属地责任、管护单位主体责任。建立县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领导包村(社)、村(社)干部包组的抢险救灾责任体系,落实地质灾害四重网格员,形成了自然灾害防御群测群防网络。加强隐患治理。对全县森林防火林业管护站、地质风险点、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建立重点风险台帐,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场(集)镇、学校、景区、医院、集中居民点、交通干道沿线、农房周边、农村公路建设高切坡等开展全面大排查。严格应急值守。每年进入汛期,全面进入战时备勤状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领导带班、重点灾害和重大隐患信息报告等制度。强化监测预警。按照“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及时发布《雨情通报》《水情通报》《气象要讯》《防灾提醒》及“0-2”小时强对流天气警报等预警信息,及时预警到村组及各级责任人。协调移动、电信、联通等三大运营商免费向全县手机用户发送重要防灾减灾提示短信,着力破解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瓶颈。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一)面临的机遇。一是党中央作出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有助于酉阳高质量发展,将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应急管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国家、市、县作出了系列决策部署,出台了多个重要政策文件,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依法治安、依法应急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十四五”时期,市委提出“支持酉阳发挥节点城市作用,建设独具民族文化魅力的旅游城市”和“共建乌江画廊旅游示范带,整体打造成为世界知名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给酉阳赋予了新使命、带来了新机遇。陈敏尔书记多次亲临酉阳调研指导,要求酉阳锚定“成为一面旗帜、用好两个宝贝、把握三大要领、抓好四件大事”的1234战略目标,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磅礴力量,奋力将酉阳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新旗帜、文旅融合新标杆。新定位新要求激发了全县上下奋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的昂扬斗志,酉阳的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同时迎来了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

(二)面临的挑战。一是新冠疫情对安全发展带来的影响。虽然我国目前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但国外疫情形势仍非常严峻。“十四五”时期,在疫情影响冲击下,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仍不容乐观,大量小微企业安全投入、安全保障、人员培训、管理机制难以较好落实,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增多,事故风险增加。此外,失业群体增多,各类不可控的矛盾因素叠加,公共安全风险增高。二是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应急管理能力手段不够,应急指挥信息化水平不高,科技和人才保障不足,应急队伍共训、共练、共建、共战机制不完善,预警响应、灾情会商、信息共享、协调处置等联合指挥机制不健全。三是新业态将带来新的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置挑战。“十四五”时期,各行业领域将引进新兴产业,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些新产业、新业态会带来新问题、新风险,对应急管理的专业性、时效性要求将越来越高。四是人民群众对生命财产安全的期望增高。对生活工作环境的安全条件和对政府突发事故应急反应处置能力越发关切,对政府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的社会容忍度、包容度越来越低,处置不当可能诱发社会不稳定或降低政府公信力。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升应急管理现代化能力为主线,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统筹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着力提升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为酉阳“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安全保障基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加快安全生产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依法治理,系统建设。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强化执法严肃性、权威性,发挥科学技术保障作用,推进科技支撑、应急救援和宣教培训等体系建设。

(三)预防为主,源头管控。把安全生产贯穿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严格安全生产市场准入,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强化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社区减灾等基础性工作。

(四)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各司其职抓好责任落实。强化行业监管、专业监管和属地管理,对重点行业领域落实联合检查联合惩戒,共同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五)夯实末梢,共建共治。发挥基层力量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方面的基础防线作用,打通安全治理“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专业机构、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应急管理社会化参与程度,实现社会共治、责任共担、安全共享。

(六)整合资源,全面推进。加强资源有机整合,全面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构建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防灾减灾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防灾减灾体系。

(七)人民至上,科学救援。树立“生命至上”理念,打造 “精准救援、专业救援、高效救援”科学救援体系。加强救援过程安全预警监测,做到人员到位、技术到位、保障到位,提高救援安全系数。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到2025年,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全县应急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应急响应、指挥、处置能力和基层基础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进一步减少一般事故,有效控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体系、管理能力、基础保障能力建设跃上新台阶。

序号

分类

指标

指标值

1

安全

生产

生产安全事故起数

下降 10%

2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下降 10%

3

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下降 10%

4

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

0

5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下降 10%

6

防灾

减灾

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2‰

7

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

1.3

8

气象预警信息覆盖能力

>2000 万人次

9

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

100%

10

森林火灾受害率

0.02‰

11

应急

救援

应急救援器材保障

100%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一)完善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全面总结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后存在的不足,及时修改完善“三定”方案,推进乡镇(街道)层面应急管理机构精细化改革,在人员编制、组织架构、职能划转上进一步优化,形成上下衔接、左右畅通的应急组织架构。健全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减灾委员会工作制度,规范高效运行。健全矿山、消防、交通、建设、旅游、危险化学品等专项安全委员会运行机制,完善风险会商、防控协同等制度。厘清各职能部门应急职能职责,进一步落实县级部门、乡镇(街道)、园区、村(社)和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责任和由县统一指挥事故救援、防灾减灾、灾害救助等应急处置责任。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应急救援统筹协调作用,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各专项工作机构按职责分工抓好事故灾害防范部署、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指挥、管理和协调工作。

(二)完善应急管理协同机制。推动从单项应急管理向综合应急管理转变,加快交通、通信、消防、环境、能源、食药品、医疗卫生等领域应急资源整合,实现纵向管理指挥通畅有效、横向协调合作快速有序的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健全应急值班值守和突发事件信息上报制度,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加强综合指挥协调工作,完善事故现场救援统一指挥体制,强化应急救援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方案、统一实施,实现科学救援、安全救援、高效救援。

(三)织密应急管理责任网络。进一步强化细化责任体系建设,加强部门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三个必须”监管职责。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党政领导责任制清单。强化应急管理部门综合监管职责,落实统筹协调督促,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及时梳理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监管责任,消除安全生产监管和灾害防治盲区和漏洞。落实行业监管、专业监管和属地管理,推动各行业部门建立行业领域安全管理办法,形成职责明确、权责一致、条块清晰的责任网。

(四)健全责任落实监督机制。优化安全生产、消防、道路交通、防灾减灾等考核办法,形成应急管理综合考核制度,全面科学优化考核标准,建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日常考核与现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责任落实监督,充分运用督查、警示、约谈、通报、挂牌督办等工作机制,打好监管“组合拳”。落实安全生产事故“一案三查”,严格实施“一票否决”,将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事故调查组织、经验教训反馈和整改措施落实评估机制,补足应急管理链条缺位。

第二节 科学实施应急救援

(一)打造综合应急队伍。着力推动消防救援队伍由单纯防火救火向实施综合应急救援转变,对标“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加大救援理念、组织指挥、联动机制、专业训练、保障能力等方面创新,提升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在乡镇(街道)和重点行业领域组建一批专业化救援队伍,建成县级部门-乡镇(街道)-村(社)三级救援力量体系。督促并全面落实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专(兼)应急救援组织。出台支持社会力量参加救灾政策,加大政府推动、引导、支持力度,培育应急志愿者服务组织。

(二)提升应急基层能力。推动乡镇(街道)应急办“五有”(有机构、有人员、有条件、有能力、有规则)和“八化”(机构设置、职能职责、人员配备、设施装备、执法检查、监管监控、工作制度、救援队伍)建设,加强日常训练与考核,提高实战技能,鼓励一专多能、平战结合、服务社会,发挥救援队伍在预防性检查、安全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基层应急管理车辆租赁保障机制。持续加大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抢险救援资金投力保障,财政预算每年按照5%的比例增长。通过企业投入、政府补助、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方式,提高队伍运行维护经费保障能力。加大对中小型公益性救援队伍支持力度。

(三)加强应急装备配备。推动全县应急救援队伍装备更新换代,补充配备一批技术先进、性能可靠、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的专业救援装备。补充完善骨干企业救援队伍承担救援任务所需的救援车辆及侦测搜寻、抢险救援、通信指挥、个人防护等装备器材。

(四)推动指挥平台建设。强化“智慧应急”,建设以县应急指挥中心为中枢的应急管理综合平台,形成“一中心多系统”的应急指挥体系。加强数据互联共享,实现多部门视频监控点位互通,实时接入消防、气象、交通、地灾、水旱等相关重要数据,集成建立全县应急物资装备、预案、队伍等数据库。推进“大网格”管理改革,推动“多网合一”,打通“大采集、大分拨、大联动”等关键环节,实现全县社会事件集中受理、智能分拨、协同处置、全程监管、统一考评的闭环运转。推行重要预警信息“叫应”机制。建立完善区域、行业、单位、部位灾害预警“熔断”机制,严格落实“禁、停、撤、疏”等紧急管控措施,精准规划不同灾害情况下的疏散范围、撤离路线和避险场所,切实防范各类极端灾害。

(五)加强救灾救助保障。加强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紧扣应急物资储备、调用环节,制定完善工作预案,及时维护救灾平台信息。加强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和调运,确保县级救灾物资3小时内运抵受灾区域,满足紧急转移安置需要,确保受灾困难群众“五有”生活保障率达到100%。强化应急通信网络建设,提高应急救援信息化水平。优化灾情信息管理,扎实做好灾情评估和受灾群众安置工作,有序开展应急救助、冬春救助和倒房重建救助,提高救灾效能及精准度。

第三节 持续强抓安全生产

(一)加强预防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充分运用督查、警示、约谈、通报、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等机制,打好监管“组合拳”。加强对风险季节性、阶段性特点和发展趋势的研判分析,制定科学管控方案,实现风险超前防范、隐患及时治理。定期辨识评估各行业领域公共安全风险,建立完善区域安全风险数据库,完善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加大标杆企业培育力度,督促企业提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质量。

(二)加强行业领域防控。按照国家、市、县部署,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危险化学品、露天矿山、建设施工、道路交通、城市运行、粉尘防爆、涉氨制冷、有限空间、危险废物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深化“九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大型城市综合体、电动自行车、电气火灾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治理,防范化解城市安全突出问题。强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安全责任措施落实,建立完善重大隐患挂牌警示制度。全面开展专业风险排查评估,从防范机制、源头防控、技术治理、综合整治、安全警示等方面,逐项提出工作措施,落实有效监管手段。建立重大隐患联防联治机制,综合采取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政许可、科技推广、技术治理等手段,切实将重大风险降至可接受程度。

(三)严把源头准入关口。坚持从源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严格实施规划、规模、安全条件、人员素质“四个准入”,完善规划、设计和建设安全准入标准,落实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传统高风险行业企业开展安全技术和工艺设备改造更新,通过资金奖补、兼并重组等途径,引导安全保障能力低、长期亏损、扭转无望的低端企业主动退出。推动地下矿山淘汰落后产能退出工作。

(四)加快实施科技兴安。深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快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加强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在安全生产领域运用,实现科技换人、装备换人,降低事故伤害率。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安全与灾害风险自动识别、监测预警、智能研判、科学分析、指挥调度。加快安全科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应用,积极推广可有效降低安全风险的新工艺、新设备,淘汰落后技术和工艺,提高企业安全装备和安全管理水平。

(五)强化执法能力建设。配齐配强与安全监管任务相匹配的监管队伍。将安全生产培训纳入工作计划,每年开展业务培训和执法能力提升轮训。结合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改革,推进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完善执法人员能力提升、考核培训、轮岗交流、待遇提升、巡查检查、现场执法等各项机制。做好专业人才招录工作,着重引进具有相应学科背景和一定实践经验专业人员,确保完成具有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学历和实践经验执法人员比例不低于在职人员75%的要求。坚持寓执法于服务之中,组织专家开展精准指导服务,实行远程“会诊”与上门服务相结合,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难题。

(六)推进安全法治建设。强化执法监督和案卷评查,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综合运用联动执法、失信惩戒、公开曝光等手段,依法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各环节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针对历史遗留建筑、电动车充电、老旧房屋、自建房、小场所等执法监管难题,探索研究制定相关规定,并借助人大、政协等力量积极推动市级层面立法。

(七)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坚持政府引导、部门推动、市场运作原则,以服务企业安全生产、服务政府安全监管、服务公众安全教育为导向,建立主体多元、覆盖全面、综合配套、机制灵活、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和人才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领域全面投保责任保险,鼓励其他行业领域投保。持续开展应急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进农村等“五进”活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日、“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安全文化创建示范企业”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全民安全素质教育培训。

第四节 做实防灾减灾工作

(一)压实防灾减灾责任。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行业部门专业优势,衔接“防”和“救”的责任链条,确保无缝对接。强化应急管理部门综合救援协调职责,加强对有关县级部门和乡镇(街道)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进一步明晰灾害防治的行政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乡镇(街道)属地责任、管护单位主体责任,做到不留死角、不存盲区、不漏隐患。完善乡镇(街道)、防指成员单位、水利工程等“三个责任人”公示制度,完善县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领导包村(社)、村(社)干部包组的抢险救灾工作责任体系和汛期双值班制度,实现自然灾害群测群防。

(二)加强灾害隐患治理。优化因灾受损的防汛、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等设备设施修复重建程序,缩短排危时间,减少空挡。加强下水管网清淤工作,集中开展河道行洪隐患和病险塘库整治。持续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巡查检查工作,强化农民自建房和工程建设高切坡地质灾害监测,分级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强化森林防火巡山守卡,严控野外用火。

(三)加强预警信息建设。强化各部门信息归集和综合利用,落实防治部门水情汛情、土壤墒情、山洪内涝、森林火灾、地质地震、雨雪雷雹等灾害风险监测和隐患排查整治责任。完成重要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与预警分析,建设内涝积水点智能监测及标识系统,建立监测信息共享制度。加强老旧房屋及高风险建筑物预警监测,建立贯穿房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档案。强化雷达探测、光纤传感技术、5G远程控制、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应用,提升灾害智能感知及监测预警能力。

第四部分 重点项目

(一)酉阳县应急物资储备仓库。目前我县应急救灾物资存放在两处租赁的仓库内,存储条件不能满足应急救灾物资存放要求,需要建设固定专业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分类储备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灭火、地震地灾、救灾救助告示应急物资装备,以满足救灾救助工作需求。结合我县应急工作需求,根据市应急管理局统一部署,我县将推进建设“酉阳县应急物资储备仓库”项目,严格按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实施建设。

(二)酉阳应急综合训练基地。2019年机构改革后,应急管理的职能职责增加、业务扩展、队伍扩大、救援任务艰巨,业务技能要不断加强才能适应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加之目前我县无应急综合训练基地,难以开展应急救援能力培训。基于上述考虑,将建设一个能满足全县应急培训、学习的综合训练基地。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上下联动、明确事权、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各项工作。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做好部门发展专项规划与本规划有关内容的衔接与协调,确保规划任务有序推进、目标如期完成。

(二)规范法治秩序,加强法律保障。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防震减灾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条例》《重庆市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质量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和执行办法,规范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保障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三)加强资金保障,规范监督机制。压实乡镇(街道)强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主体责任。将工作统筹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将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经费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和使用,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圆满完成。

(四)加强评估考核,推动项目实施。建立规划实施跟踪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进展情况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规划目标和任务实现进度。加强对本规划组织开展实施期中和期末的评估、统计,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查找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对策措施。加强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开展规划宣传和展示,定期公布规划目标指标实施进展情况,营造全员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实施的氛围。

附件:酉阳自治县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情况表

附件

酉阳自治县应急管理“十四五”重点项目情况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投资来源

计划总投入

(万元)

项目(法人)单位

进度

安排

1

酉阳应急综合训练基地项目

建设能充分适应“全灾种、大应急”形势,充分满足全县学习培训的规模适当、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综合性应急训练基地。建设内容:业务用房、后勤用房、射击馆及模拟街区、拓展训练场组成,含民兵训练、公安体能与技战法训练、人防演练、自然灾害及消防演练、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及中小学生拓展训练。建设规模:占地约52.49亩。

中央、市级

县级资金

6530

县应急局

酉州实业集团

“十四五”时期基本建成

2

酉阳自治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新建救灾物资储备库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库房、生产辅助用房、管理用房和附属用房,完善室外场地、观察场、晾晒场、停车场及相关建筑设备等。

中央、市级、县级资金


2000


县应急局


2024年建成投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