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242009146030A/2021-00155
[ 发文字号 ] 酉阳府办〔2021〕20号
[ 主题分类 ] 卫生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酉阳县政府办公室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1-10-17
[ 发布日期 ] 2021-10-19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酉阳自治县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字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酉阳自治县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10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酉阳自治县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加快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根据《基本医疗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等规定,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 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就

十三五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要求,紧扣全市、全县发展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实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改善医疗卫生设施,竭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康运动,打赢脱贫攻坚战,严格防控新冠疫情,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进步。

1.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1)医疗服务能力逐渐增强。医疗服务资源明显提高,全县有卫生健康机构350个,其中:县属卫生健康单位7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37个,村卫生室247所,民营医院10个,诊所47个。有编制床位3233张,实际开放床位3739张。全县公立医疗机构有医务人员2520人,研究生学历19人,本科1242人,专科856人;有正高职称13人,副高105人,中级323人。全县有执业医师1008人,注册护士1512人,全科医生97人,乡村医生504人。

2)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全县人均寿命逐渐提高,2020年达到76.1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0/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92‰,新生儿死亡率下降至3.03‰

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一是公立医院改革稳步实施。通过转变观念适应改革,加强能力与内涵建设促进发展,重点在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和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严格总量控费,把药占比、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等核心指标纳入公立医院考核内容,有效控制公立医院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全面实行线上采购和新版基本药物目录,考核基本药物使用率,规范医疗控费。严格执行100个病种的单病种付费、10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开展抗生素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试行总额预付、单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积极发挥医保规范、监督和控费的作用。二是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完善基层岗位管理、公开招聘、职称评价、绩效分配等机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逐年增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步推进。三是基本药物制度覆盖所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公立医疗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比例逐年下降。严格执行平台采购,药品和试剂等均从重庆药品交易所平台统一采购。

4)公共卫生安全保障逐步完善。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确立。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网络初步建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2020年,全县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到74元。二是疾病预防体系优化升级。近5年没有发生甲类传染病,未发生重大传染病大规模流行。2019年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9.37%,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得到规范治疗,规范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537人,高血压和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79%80%,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达85%。三是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增强。全县免费开展城乡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增补叶酸项目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出生缺陷筛查等妇幼健康项目工作。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4.08%,产检率为97.13%,产后访视率为95.22%,住院分娩率为99.66%,高危管理率为100%06岁儿童保健覆盖率为90.09%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4.58%,新生儿访视率为95.99%。四是爱国卫生工作形成新局面。认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创建4个市级卫生乡镇(龚滩镇、李溪镇、大溪镇、官清乡)、5个生态卫生村(钟多街道洞底村、桃花源街道花园村、腴地乡高庄村、黑水镇平地坝村、花田乡何家岩村)。农村改厕工作顺利推进,卫生厕所普及率全面提高,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内。五是卫生应急和卫生保障工作焕发新气象,能有效调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中医药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20年底,我县有中医药高级职称人数8人,中医重点专科2个,重庆市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每千名常住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0.51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282人。全县乡镇(社区)卫生院建成中医馆37个。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了中医科,开展了10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

6)健康信息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十三五期间,全县卫生信息化和人口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完成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业务系统的统一实施,居民健康档案改变以往纸质建档的方式;目前,县级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建成基础信息系统,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主体业务系统建设基本完成,管理信息系统逐步上线;人口家庭信息系统的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未来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全县跨机构乃至全市范围内跨区域的协同医疗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等新型服务模式奠定了基础。

2.“十三五期间工作亮点。十三五以来,我县始终坚持把惠民便民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措施,以县乡村三级联动推进美丽医院建设为载体,始终秉持能力提升、基建先行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卫生健康基础水平,卫生健康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取得质的飞跃。201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县卫生健康委超前规划项目,积极争取中、市各级各类项目资金,加大卫生健康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经统计,十二五末全县医疗机构业务用房总量为12万平方米,十三五末达到21万平方米;十二五末全县万元以上医疗设备984台件,2020年末达到1778台件;全县医疗业务总收入由十二五末的42663.25万元增加至2020年末的66144.50万元。

1)助力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十三五期间,强化政策体系建设,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健康扶贫基金与民政救助等政策有效衔接。做实做细健康管理服务,在家且有签约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做到应签尽签,全面开展送医送药、健康教育服务。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聚焦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国家脱贫攻坚成效反馈等问题,全面推进整改工作,所有问题全部清零销号。

2)疫情防控常抓不懈。一是牵头抓疫情防控、医疗救治、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流调溯源等5个专项组,同时配合其他部门抓好社区排查、现场处置、物资保障、宣传及外事联络等工作。一级响应期间投入3万余人次医务人员参与社区排查及车站、码头、交通要道设卡检查。二是确诊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后,迅速高效抓好疫情追踪,强化疫区管理,落实集中隔离、医疗救治、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工作。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及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应急报告制度。做好重点地区、境外返酉人员管理和密切接触者管理。累计调查处置疫情58起,连续212天无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发生。三是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自觉担起防控主角,建设标准化生物安全实验室,完成标准化发热门诊改造,多形式筹集防控物质,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实战综合演练,有序推进重点人员疫苗接种,持续强化应急能力建设,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平稳可控。

3)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一是积极争资,加大建设力度。20172020年,县财政投入16429万元启动乡镇卫生院规范化、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及按标准配置医疗设备,实现全县村卫生室标准化、中医馆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全面建成后,新增建筑面积84166平方米,新增床位540张。通过23年的集中建设,使我县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跃上了新台阶。二是均衡推进,进一步构筑三级体系。有序推进县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县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县疾控中心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38249万元,完成投资17750万元;加快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工作。全县共有乡镇医疗机构39家,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85473平方米,床位1403张,每千名常住人口床位数2.5张。近年来,获得中央投资项目共计46个,总投资526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422万元,地方配套1840万元,项目均已完工投用。20172018年,县财政加大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共计投入约8700万元用于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全县按照一村一室原则设置村(社区)卫生室,合理增设撤并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20172018年,县财政投入5858万元对尚未达标的254个行政村(撤并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改造,以单独修建、盘活闲置资产和与村便民服务中心合建等三种方式建设。2018年争取项目资金近1400万元,对39个中心村卫生室设备按每个8万元(30件套)、其余村卫生室按每个5万元(23件套)标准配备到位。三是加快远程诊疗步伐。完善卫生信息平台,建立远程医疗系统,通过信息网络使部分病人得到市级医疗机构专家的诊断和指导,接受有效治疗。县人民医院与托管医院(重医附一医院)开展远程诊疗服务,县中医院已纳入市中医院13个远程诊疗分中心进行建设。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远程影像信息平台建设;目前,县人民医院与龙潭中心卫生院、丁市中心卫生院的远程影像试点工作初步完成,为进一步建设远程诊疗影像信息平台奠定了坚定基础。


第二节 发展形势和机遇

    1.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不足

1)卫生与健康资源总量不足、布局结构不合理。医疗资源方面,偏远地区与中心城区相比,医疗资源配置相对不足,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各项资源均较为匮乏,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导致了一些医院人满为患,资源严重不足,而一些医院则因患者稀少而造成医疗资源的过剩。目前,全县缺乏医疗紧急救援、采供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专科医院方面,部分专科建设相对滞后,妇产科、儿科、影像、麻醉等专业医生缺乏,中医、康复、老年医疗护理等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2)卫生技术人员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截至2020年底,我县每千名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1.89人,与2.13人的目标值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中:专业医生、中医药人才、全科医师数量不足现象尤为突出,由于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发展政策,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尤为缺乏,导致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学科建设领域带头人少、专科特色不明显、专业拓展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3)多元办医格局尚未完善。社会办医方面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缺乏非营利性社会办医疗机构,缺少社会资本开办高水平、规模较大的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民营医院工作人员的流失率高,难以建立起人才储备。

4)卫生与健康总体投入水平偏低。近年来,我县卫生经费投入的绝对数呈现增长,但增长的幅度仍低于一般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对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仍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相关业务用房和配套用房紧缺问题。

2.外部环境变化形势和机遇

1)健康中国行动带动酉阳卫健事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在十四五阶段,我县应践行健康中国行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面改善居民生命健康水平。

2)康养产业蕴含巨大人口健康红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我县拥有良好的气候及少数民族特色养生药材,为康养产业提供了发展的沃土。十四五阶段,我县应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推进医疗康养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与现代城市相匹配的医疗康养度假胜地,助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3)长江经济带及一区两群等区域发展战略蕴含巨大政策红利。十四五阶段,我县将积极融入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渝东南其他区县协同发展,争取项目与资金,全面提升卫生医疗服务能力。

4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为医疗卫生服务创新提供了新动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创造了条件,为卫生计生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创新带来了新机遇;医学科学技术不断突破,创新药物、新型材料和医疗器械,医学3D打印等新技术不断推出将促进健康服务手段革新和新医学模式产生。

第二章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健康中国战略为统领,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中市县各项工作部署,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坚持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坚持推进卫生健康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生活困难群众倾斜,坚持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坚持推进卫生健康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进地方卫生健康体系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统筹发展。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卫生健康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有效提升治理效能,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酉阳行动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健康优先,共享发展。加快构建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制度体系,推动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创新社会动员机制,建立政府、社会、个人共同行动的体制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加快系统集成改革,破除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障碍,维护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全面推进卫生健康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系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提高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坚持统筹兼顾,系统发展。着力抓重点、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深入分析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统筹考虑医疗公卫之间、中西医之间的资源配置与分配,兼顾各方,以点带面,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坚持高质量,内涵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防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水平,把促进均衡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第三节发展目标和任务

2025年,形成覆盖城乡居民更加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依法行政,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实现人人享有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指标达到重庆市平均水平。

1.主要任务

1)全面实施健康中国酉阳行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推动行动的相关要求和任务融入到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之中,抓好监测评价和考核工作。

2)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革完善疾控体系,规范医联体建设和管理,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扎实推进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看病就医。

3)全力融入乡村振兴建设。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将人的健康与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积极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4)全面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严格规范医疗行为,持续改进人民群众就医体验。严格经济运行管理,加强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严格监管行业作风,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严格管控安全风险,加强医疗机构安全防范能力。

5)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构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快理顺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专业能力,加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力度,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快速检测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综合救治能力。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疾控体系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充分调动机构和人员积极性。

6)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严防死守,确保疫情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严格落实人群聚集场所防控措施,突出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做好医疗服务保障,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严防散发病例传播扩散,稳妥有序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7)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将老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列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要内容,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

2.具体目标

1)深入开展健康中国酉阳行动,提升共建共享水平。着眼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实施15个专项行动,逐步形成关注健康、追求健康的社会氛围。

2)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全面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全面推进以质量为核心、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完善医务人员在基层工作的薪酬、职称等激励机制。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县域综合医改,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在高水平上保持稳定。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将政策红利引导到临床端。改革完善行业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健康产业和社会办医规范发展,努力满足群众多样化、差异化健康需求。

3)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可及性。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及以上医院水平。进一步整合服务模式,打通医与防、医与基层之间的界限,为广大群众建立高水平、整合型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每万人全科医生数增长到4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增长到7.6张,执业(助理)医师数增长到3.6人,注册护士数增长到4.32人。

4)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持续发力,进一步巩固健康扶贫成果。确定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提质等3个主攻方向,加大远程医疗服务覆盖范围。切实保障因病致贫户得到及时救治,防止因病返贫。

5)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增强公共卫生管理整体实力。进一步均衡化资源配置,不断增强骨干力量;补短提质进一步高效化,对卫生健康服务资源持续给予补短板、强弱项,把重点学科、专科做成高地与高峰;智慧健康进一步可及化,数据信息服务更加普惠群众健康福祉。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逐年提高。优化重大传染病防控策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扩大癌症早诊早治覆盖人群,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10%

6)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继续加强,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有序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全面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开展五类残疾儿童筛查、诊断和康复试点工作。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根据实际情况,为居家老人提供充足医疗服务的机构,又符合老年人居家养老意愿且符合政策的可提供适当补助。

7)推动中医药事业守正创新。全面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质量提升,促进中西医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8)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充分利用酉阳生态、人文两个宝贝,发挥中药特产及少数民族特色医药、偏方、养生文化的优势,结合本地的特色康养旅游业,对中医药及养生文化进行传播、创新和发展,探索建立康复养生游、医疗保健游、休闲调理游等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模式。

专栏1 酉阳自治县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指标

类别

2020

2020年(目标值)

2025年(目标值)

指标属性

健康

水平

人均预期寿命(岁)

76.4

78

79.3

预期性

65岁以上老年人生活无需照料的健康预期寿命(岁)

-

-

同比例提高

预期性

婴儿死亡率(

2.92

≤5.5

≤3.5

预期性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6.24

≤8

≤4.5

预期性

孕产妇死亡率(/10万)

0

≤14

10

预期性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13.92

≤14.3

≤15

预期性

健康

生活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18.16

≥20

30

预期性

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

-

-

23.3

预期性

资源

配置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5.89

5.34

7.5

预期性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1.93

2.13

3.6

预期性

其中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

-

-

0.57

预期性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2.74

2.66

4.32

预期性

每千人口药师(士)数

-

-

0.63

预期性

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人)

1.25

2

3.93

约束性

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

-

0.83

预期性

每万人口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数(人)

0.91

1.75

1.75

预期性

健康服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94.08

≥90

≥94

预期性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94.58

≥90

≥93.7

预期性

产前筛查率

90.53

60

≥75

预期性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

94.13

95

≥98

预期性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

100

≥96

≥96

约束性

规范化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

93

≥90

≥95

约束性

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

91.2

-

≥90

约束性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1.1

1.03

4.5

预期性

65岁以上老年人规范化健康管理覆盖率(%

39.37

≥70

≥70

预期性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9.83

≥90

90

约束性

高血压患者基层规范化管理服务率(%

84.56

≥60

≥65

预期性

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化管理服务率(%

84.66

≥60

≥65

预期性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管理率(%

92.56

90

90

约束性

健康

保障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

-

26.5

约束性

第三章推进健康中国酉阳行动

第一节全面干预居民健康影响因素

    1.普及居民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改善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各医疗机构网站设置健康科普专栏,县级医院组建健康科普队伍,制定健康科普工作计划,建设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健康科普平台。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鼓励健康适龄的公民定期参加无偿献血。推广健康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提高大众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到2025年,居民素养水平达到25%以上,建立健康科普专家库与健康科普资源库,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绩效考核机制,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比例达到90%以上。

2.推进合理膳食行动。大力普及居民膳食科学知识,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建设,探索建立营养师与社区营养指导员制度,加强集体供餐单位营养操作规范。到2025年,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增加10%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于6%、贫血率低于11%,孕妇贫血率低于13%;合格碘盐覆盖率达到90%以上;成人脂肪供能比下降到31%;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

3.推进全民健身行动。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等健身场地设施,推进建设城市慢跑步行道绿道。构建科学健身体系,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制定实施特殊人群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到2025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不少于9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50%以上。

4.推进控烟行动。提倡无烟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认真贯彻实施《重庆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广泛开展控烟宣传,推动落实公共场所控烟管理和监督执法;继续推进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无烟企业建设,启动无烟家庭建设;加强戒烟门诊建设,提高戒烟服务水平;建设完善戒烟服务体系,推进控烟行动,提高全面无烟法规覆盖人口比例。

第二节 关注全生命周期健康

    1.关注中小学生健康。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发展制度和体系。深化学校健康教育教学改革,中小学开设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加强现有中小学卫生保健室建设,按照标准和要求强化人员和设备配备。全面加强全县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网络、数据收集与信息化建设。积极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各类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到2025年小学阶段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达标率达到98%、中学阶段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达标率达到96%;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根据中小学生五项管理每天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眼保健操普及率达到100%

2.关注职业健康。完善有关职业健康的规章制度,研发、推广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完善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队伍建设,提升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能力。加强职业健康监管体系建设,健全职业健康监管执法队伍,重点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加强执法装备建设。加强对劳务派遣用工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优化职业病诊断程序和服务流程。改进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建立统一、高效的监督执法信息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病报告网络。适时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病专项调查,系统收集相关信息。开展互联网+职业健康信息化建设,建立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大数据平台,利用信息化提高监管效率。营造企业健康文化,将健康企业建设作为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到2025年,劳动工时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稳步提升,辖区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80%90%以上;重点行业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9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达到85%以上,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90%以上;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率达到95%及以上。

3.打造一体化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为目标,努力构建老年期健康教育、自理期预防保健、治疗期综合诊治、康复期康复和护理、稳定期长期照护和临终期安宁疗护的一体化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保障老年人能够获得适宜的、综合的、连续的整合型健康服务,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推动医养有机结合,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协议合作,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病科、康复医学科,鼓励具备康复、护理条件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组织、诊所向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高老年病诊疗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开展安宁疗护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治疗-康复-长期照护-安宁疗护服务链。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慢病综合防控,推广老年人健康体检,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到2022年,基本实现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全覆盖,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超过70%。到2025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超过80%,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

第三节推进重大疾病防治措施建设

1.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鼓励、支持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和医疗机构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多渠道普及全民应急救护知识,引导公众掌握基本必备的心肺复苏等应急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按要求在公共场所配备急救设施设备,推进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共管计划,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增加高血压、高血脂检出的设备与场所。

2.加强癌症防治。开展癌症诊疗技术人员培训,推进诊疗新技术应用及管理。促进医疗保险及慈善救助等制度间的互补联动和有效衔接,形成保障合力,切实降低癌症患者就医负担。加强农村贫困人口癌症筛查,继续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针对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开展重点癌症的集中救治。

3.加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推行高危人群首诊测量肺功能,有序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配备肺功能检查仪等设备,做好基层专业人员培训。为慢阻肺高危人群和患者提供全程防治管理服务,提高基层慢阻肺的早诊早治率和规范化管理率。提升基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相关诊治设备和长期治疗管理用药的配备。

4.加强糖尿病防治。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加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推进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和诊疗规范化。及早干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伴肾脏损害、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5.加强重点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监测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传染病流行水平。做好疫苗推广宣传,提升群众防病意识,积极引导疫苗接种,倡导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确保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保持在100%以上,消除疟疾并持续保持,有效控制血吸虫病输入,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基本消除麻风病危害,做好人畜共患病及虫媒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监测防控工作。

第四节重视心理健康服务及精神卫生防治

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力度,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或社会工作室(站),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人员或社会工作者,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积极培养应用型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加强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培养和使用制度建设,积极设立心理健康服务岗位,支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动员社区组织、家属参与患者管理服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队伍专业化、系统化建设。到2025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逐年提高。

第五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推动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建立全民动员的新机制。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工作,积极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创新发展,将其融入基层治理工作,使爱国卫生运动与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紧密结合、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

第六节健全食品安全与环境监测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推进县级疾控机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规范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并延伸到村(社区);推进县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设,理顺风险评估工作机制,提升评估能力。加强各级疾控机构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处置能力建设,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全面加强食源性疾病报告和管理。加强学校卫生监测,提高环境卫生监测公共服务能力。加强饮用水工程设施投入、管理和维护,保障饮用水安全。

第四章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第一节 统筹优化医疗服务布局

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6个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社区医院为柱石,乡镇(中心)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功能到位、利于发挥整体效能的分级诊疗模式,到2025年县城和人口集中乡镇实现15分钟基本医疗服务圈、全县域实现30分钟基本医疗服务圈。

1.加强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县级综合医院坚持提升水平、智能升级的发展策略,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提升医院智慧化服务应用水平。优化医疗技术队伍,组织实施医护人员技能操作培训,提升医疗技术人员服务能力。

加强县人民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救治水平。加强医疗技术发展与学科建设,强化科研教学,提高综合实力,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就医需求。推进小坝新城医院及门急诊综合大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水平。

以县中医院迁建为契机,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县中医院中医药特色潜力,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加强中医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县中医院牵头组建中医专科联盟和中医医共体,推进县人民医院和县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5年内力争将县中医院建设成为中医特色优势明显,医疗、教学、科研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医疗服务中心,医院达到三级中医医院标准。

专栏2 县级综合医院项目

酉阳新城医院。打造康养及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总建筑面积约168821平方米,主要分为医疗区和疗养区,其中:医疗区设计床位1000张;疗养区设计疗养户数270户。

县中医院迁建项目。占地49840.8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4166.06平方米,购置相关设备,完善水、电、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

县渤海新城医院建设项目。用地面积78亩,拟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

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项目。总建筑面积21538平方米,完成土建及室外管网、绿化工程,以及内部装修、暖通及防排烟、智能化等配套工程。

县属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设备配置)。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精神病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县结防所等机构采购医疗设备,购置MRICTDRDSA、彩超机、胃镜、血透机、卫生监测设备、实验检测分析设备等设备,共计1000余台件,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水平。

2.推进中医药行业提质升级。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完善以中医医院为主体,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中医医院龙头单位建设,不断提升中医药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水平,建立和完善中医药行业信息网络建设与管理。健全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中医医疗机构。拓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范围,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重大疾病防治、妇幼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强疾病预防医学类人才培养,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能力。坚持中西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鼓励西医师全面、系统学习中医。

3.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与能力建设。积极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社区医院,加快建设龙潭、李溪、酉酬、苍岭、丁市、兴隆等6个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力争每个乡镇(街道)建立1所标准化基层医疗机构,着力为基层医疗机构装备或更新DR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救护车等设备,提档升级医疗设备设施和医疗服务能力,强化优质服务,大力提升基层门诊、急诊急救、住院、检查检验、中医药、康复等医疗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普遍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要求,力争到十四五30%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达到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水平,70%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达到乙级及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水平。

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每个行政村设置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推进村卫生室星级评定,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实施乡村医生全员轮训。

专栏3 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与能力建设项目

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对未达到标准化要求的乡镇(中心)卫生院实施迁建、改(扩)建及庭院环境整治等,建成后新增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达到卫生院标准化要求。

桃花源、钟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桃花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至小坝新城,按照社区医院建设标准新建桃花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改(扩)建钟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完善相关设施设备。

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医疗设备配置采购项目。着力为39个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标准化设备,购置彩超、DR、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

农村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分批建设龙潭、李溪、酉酬、苍岭、丁市、兴隆等6个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业务用房、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着力配置CT、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急救型救护车等设备。

4.推进专科医院均衡发展。县级专科医院坚持突出特色的发展策略,在改善医疗基础条件的同时,重点加强专科建设。推动专科精细化、差异化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诊疗服务。设立完整规范的学科发展方向,遵循以人为本、性价平衡、可持续发展原则,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强科技竞争力和医院协调发展相结合;逐渐培养结构合理的技术队伍,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打造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的高品质重点专科,为广大患者和群众的身心健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十四五期间加大精神专科医生培训和引进力度,加大县精神病医院设施设备配置力度,形成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的精神卫生综合服务管理机制,积极营造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对精神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公众心理健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按照公立医院改革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加强学习,锐意进取,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融合,积极推进保健院高水平建设,改善业务用房及装备条件,加强人才培养,规范学科设置,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为妇女儿童提供全面、系统、连续的妇幼保健服务,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管理科学规范,功能设置齐全,人员结构合理,技术水平较高,保健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集保健、医疗、教学于一体的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县结核病防治所要严格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参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272009)落实人员、设备及业务用房。

5.推动多元化办医发展。激发医疗市场主体积极性,规范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提高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水平。

第二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健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实施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可及性。普及妇幼健康科学知识,推广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和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推动建设孕妇休息室、母婴室等设施。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推动城乡居民全覆盖。广泛开展产前筛查,普及产前筛查适宜技术,规范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等技术。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高危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等5项制度,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保障能力建设,健全救治会诊、转诊等机制,完善孕产妇和新生儿医疗保险及医疗救助补助政策。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规范开展新生儿访视,推进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均等化。逐步扩大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覆盖面,继续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扩大中医药在孕育调养、产后康复等方面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童医疗保健服务中的作用。加强妇女儿童疾病诊疗中西医临床协作,提高疑难病、急危重症诊疗水平。

专栏4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县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全科医师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儿童医院业务用房10000平方米,全科医师培训中心5000平方米,配套建设环境绿化等附属工程。

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整体搬迁项目。迁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修建35000平方米业务用房,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逐步建立防、控、治联动的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推动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民众共同参与。健全分级分层及时的预防体系建设,加强健康科普和群众健康素养培养、病原体源头控制,做好病原体、中间宿主、传播途径、人员流动和终端个体的全链条控制和防护,形成富有应变能力的防控体系。按照国家、市级相关要求,建设疾控信息系统,形成以重大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为重点的公共卫生大数据监测网络。完善卫生应急指挥调度信息系统,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加强患病人群的确诊和分诊、临床救治等技术储备,做好各类诊疗方案培训,提高临床救治水平。加快推进酉阳新城医院传染病大楼、县中医院传染病区建设,实施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实现疾病控制、临床治疗有效协同。

专栏5  完善公卫应急体系项目

县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板溪叠石花谷大酒店)。改造板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按照平战结合需求,平时作为板溪叠石花谷旅游商务酒店,重大疫情防控时改为集中隔离医院观察点。

县中医院传染病区业务综合楼建设项目。新建一幢10000平方米传染病业务综合楼。

县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装修改造业务用房面积1000平方米及搭建应急指挥平台,配置相关设施设备。

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37个乡镇卫生院及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新建或改扩建,数字化设备配置。

3.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根据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现状,逐步完善站点布局,增加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供给。加强急救车管理和使用,实现“120”急救车统一调度,推动急救信息互联互通。开展急救人员心肺复苏、创伤现场急救等相关内容培训,强化培训效果,提升急救水平。开展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演练,检验急救专业队伍能力和院前院内急救协同应急机制,建成全县120调度指挥体系。

专栏6  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项目

120指挥中心建设项目。指挥中心建设及设施设备购置,装修改造县120指挥中心,购置负压型救护车1辆,转运型救护车3辆,建设县级120调度指挥系统及医院指挥子系统。


第三节 加强采供血服务能力建设

全面提升采供血机构和临床用血机构服务能力,加强血液保障体系建设,实现采供血机构信息实时共享和血液资源调配,建立健全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医务人员合理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推广血液保护技术,规范临床用血行为。

1.推进智慧血液平台建设。建成中心血库及血液透析中心,实现中心血库与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质控与监管互联互通。应用智能血液保存箱、运输箱、冷链监控云平台,实现血液实时定位、实时上传的即时信息管理,依托全流程冷链监管,提供血液质量全过程可溯源证据,实现血液从采集到发放、运输全过程的实时冷链及定位管理,实现全县血液大库存统筹管理,能够实时监控血液动态库存、血液温度状态及临床应用。

2.加强献血队伍建设。不断巩固和扩大固定献血者、应急献血者、稀有血型献血者和团体无偿献血者队伍,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招募策略,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以公民自愿无偿献血为基础,社会团体和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为补充的应急血液保障机制,切实增强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临床用血能力,保障应急献血、稀有血型供应。

3.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做好供血服务,加强临床用血计划管理,提升血液常规库存量,合理安排急症送血,供血服务及时到位。定期到用血医院征求建议和意见,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知识培训和督导力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血,确保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质量和安全。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推进临床合理用血和规范输血的指导,做好临床用血评价和监管,积极创新和推行成熟的血液保护技术,不断开辟节约用血新途径,提高血液利用率,保障患者安全。

4.保障血液安全。做好采供血全过程质量控制。做好血液采集、制备、检测、储存、运输等全过程质量控制,提升血液质量,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血液。做好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工作,加大质量控制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原因调查分析,形成质控分析报告,制定改进措施。加大日常巡查和考核工作力度,实现从献血者到用血者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全面推行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工作。

5.加强人员培训。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做好从业人员培训,建立相关培训评估考核标准,对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提升全员依法执业、质量意识和业务技术水平。做好新进、轮岗、换岗人员岗前技能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四节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

1.促进医养融合发展

1)发展从医延养。鼓励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带动符合条件的医院、医疗服务中心积极开办养老服务,为周边地区提供综合、连续的养老医疗服务。

2)推进由养添医。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设老年病医院、专科医院、护理医院、康复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养老机构医务室、护理站的基本标准,在部分养老机构设立医务室与护士站。

3)促进医养协同。强化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合理配置医疗服务与康复、恢复服务资源。建设具有完备医疗机构的养老社区,为入驻老年人提供有效的医疗保障。

专栏7  医养融合项目

县中医院康复救治中心、传染病区建设项目。在县中医院迁建项目内扩建一栋康复救治中心,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扩建传染病区,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县中医医养中心建设项目。建设业务综合楼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

花田乡康养医院项目。建设500张床位的康复和养老机构,配套开发康复中心、老年公寓、活动中心、餐饮、小型商场、工作人员宿舍和办公楼等房屋及设施设备。项目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参照综合医疗机构建设标准)。

2.推进中医药、苗药特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中药特产及少数民族特色医药、偏方、养生文化优势,结合特色康养旅游业,传播、创新和发展中医药及养生文化,探索建立康复养生游、医疗保健游、休闲调理游等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模式。结合医药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资源,推出中医药创新产品和服务体验,打造卫生健康新业态、新产品并延长健康产业链,将中医药旅游打造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灸健康旅游工程。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纽带,着力推进种植-加工-康养-旅游全产业链艾灸健康旅游工程。在城区内建设一定数量的艾灸技术服务精品店,打造一批艾草种植技术推广中心、产品展示中心、慢病调理中心、中医药培训中心。

第五节 建立现代化医疗卫生管理制度

1.落实县域医共体三通建设

1)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纵向联合,以县级公立医院为主体,组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参与的医共体。强化横向整合,实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集约化管理,集中人、财、物等资源,合理规划,分步实施,科学配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水平,形成发展合力。鼓励县妇幼保健院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县精神病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专科联盟。县疾控中心要积极参与医共体建设,加强技术指导,推进疾病三级预防和连续管理。推动综合医改,补齐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短板。

2)推进技术下沉,实现医通,形成服务共同体。推进病种、公共卫生服务、药事服务下沉,补齐基层短板,满足广大群众医疗需求。推进服务质量同质化,促进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健全双向转诊服务,实现医防融合发展。

3)推动人员下沉,实现人通,形成责任共同体。健全人员统筹使用机制,实现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定向派遣。健全人员岗位管理机制,实现岗位聘用能上能下。健全职称评价办法,健全人员下基层服务机制,鼓励医疗卫生人才服务基层。健全人员在岗培训机制,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绩效考核及薪酬分配机制,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

4)强化资产管理,实现财通,形成利益共同体。统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核算,统一药械采购和设施设备配置。建立利益调节机制和基层医疗卫生发展资金池;建立医保总额统筹使用机制,完善财政投入机制。

2.强化医疗卫生保障

1)巩固强化脱贫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健全防止因病致(返)贫长效机制。落实各类医疗救助政策,将所有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保障范围,稳定脱贫户医疗保险制度。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提高履约服务质量和水平。

2)完善医保保障制度。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改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到2025年,初步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3)发展健康保险服务业。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与金融保险深度融合,发展新型健康医疗金融保险服务业,形成区域性健康医疗新型商业金融服务模式,重点推进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保险支付改革和重大慢性疾病建立商业健康保险服务模式。

3.建立健全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供应模式。以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为目标,完善药品耗材采购政策。鼓励医保经办机构与药品生产或流通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落实中选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配送和使用政策,按规定采购并使用中选药品、耗材。完善和落实改革配套政策,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生产企业和患者等各方面积极性。

4.健全医疗卫生准入和质量标准

1)优化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准入服务。深化电子化注册管理改革,实现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医师执业注册、护士执业注册等事项网上办理,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审批,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全面清理各类审批材料和证明事项,推广通过在线获取方式核验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营业执照、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或备案回执、医疗机构各科室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等材料。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优化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登记。

2)健全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准入和退出管理机制。强化医疗机构综合监管制度建设,深化拓展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依法依规建立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和公开力度。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加强对医疗机构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方面的监测指导。稳步推进电子证照管理改革试点,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执业活动的管理,推动建立全范围覆盖、全过程监督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3)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标准。完善医德医风、技术能力、服务质量和数量等指标考核体系,依托互联网建立医疗服务质量评分系统,通过医保机构和患者对医疗机构进行双向评分,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5.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在职医生全科医学转岗培训,加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诊疗技术的基层推广。实施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到2025年,全县每万人全科医师数达3.93人以上。加强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职业化的医疗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加快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继续医学教育建设。抓好医学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以建设重庆市级重点学科为抓手,利用自身优势,在相关领域形成优势技术。深入实施适宜技术下基层行动,加快适宜技术的开发、推广、应用。

2)加大急需人才引进力度。实施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入一批在国内、市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加强药师队伍建设,对在岗药师加强培训,推动临床药师和执业药师的统一管理。

6.加大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改革力度。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科学有效的综合监管制度,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形成专业高效、统一规范、文明公正的卫生健康执法监督队伍,实现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

1)明确监管主体和责任。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在法治建设、行业规划、标准制定、行业准入、行政执法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落实医疗卫生机构自我管理主体责任,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加强社会监督。

2)加强全过程监管。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要素准入,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加强对医疗机构采购和使用药品、耗材、医疗器械等医疗相关产品的监管,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监管,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监管,加强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监管,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秩序监管,加强健康产业监管。

3)创新监管机制。完善规范化行政执法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建立健全医疗卫生行业信用机制,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建立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形成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综合监管结果协同运用机制。

4加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综合考虑辖区人口、工作量、服务范围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合理增加卫生健康执法人员配置。开展规范化监督执法机构建设,卫生健康执法机构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推动执法机构业务用房、执法装备、执法车辆达到国家规定的配置标准。重点加强监督人员、医疗服务(含中医)监督、职业健康监督等急需人才培养。进一步健全执法制度,落实执法责任制,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第六节 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十四五阶段,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重塑医药卫生管理和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

1.完善智慧医疗基础支撑体系。建立卫生健康云,优化完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基础支撑平台,增强支撑卫生健康数据统计分析、共享交换、业务协同和开放互通能力。完善全民健康信息数据库,形成健康智能服务大数据资源体系。构建卫生健康信息智能网,建设5G智慧医疗示范网,全面支持IPv6,完善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无线智能网络架构设计,加大医疗卫生服务智能化设备配置,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数字化诊疗设备全覆盖。建立卫生健康数据安全体系,完善医疗健康数据管理办法,建成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制定全民健康网络信息安全规划,建立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安全防护体系,完善医疗健康数据存储保障机制,加强数据应用分级和授权管理。健全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和行业网络信息安全通报机制,加强数据安全服务审查和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2.普及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县级医院要初步建立医院智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级业务联动与管理决策支持功能。各管理部门能够利用院内的医疗、护理、患者服务、运营管理等系统,完成业务处理、数据核对、流程管理等医院精细化管理工作。建立医院智慧管理数据库,具备管理指标自动生成、管理信息集成展示、管理工作自动提示等管理决策支持功能。各乡镇卫生院要实现中级业务联动,通过数据接口方式实现医院管理、医疗、护理、患者服务等主要管理系统(如会计、收费、医嘱等系统)数据交换;管理流程中,信息系统实现至少1项业务数据的核对与关联检查功能。

3.深化智慧医疗应用体系。加强智能化行业管理服务应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大数据分析的公立医院动态管理,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推动智能化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水平。创新智慧医疗服务应用,推进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智慧医院示范建设,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利用健康医疗大数据建立重大疾病智能诊疗决策支持服务系统,利用智能化和信息化推进分级诊疗制度逐步落实,推进覆盖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服务。推广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应用,完善智慧医疗基础支撑体系。

4.打造智慧医疗产业体系。培育健康医疗信息服务新业态,探索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应用,推动智慧医疗和大健康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鼓励发展健康医疗信息技术新产业,提高健康智能服务水平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服务能力。

专栏8 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

县卫生信息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县卫生信息中心业务用房2000平方米(含标准化机房建设、装修、设备配置)。

智慧医疗建设项目。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县级医疗机构为牵头医院,整合县级区域中心卫生院(6-10家)及其他乡镇卫生院三级医疗卫生资源,通过开发建设互联网医院、移动远程医疗、信息惠民服务平台、县域检验中心、县域影像诊断中心、县域云体检管理系统、县域心电诊断中心、移动护理系统、移动医疗、随访服务远程监测、一体化预约服务平台等系统,整合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相关信息资源,完善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医疗卫生基础资源等数据库,实现自助查询、就医挂号、结算、缴费等功能,推动医疗服务行为智能监管、医疗资源合理分布、分级诊疗全面实施、流行疾病预警防控,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开展健康大数据惠民服务应用,提供家庭医生、预约诊疗、智能咨询等服务,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实现一线直通、覆盖全域、服务连续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第五章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第一节提升疾控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能力

根据国家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要求和《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建设标准,在县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扩建项目内建成检验检测中心、卫生应急物资贮备中心、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疫苗冷链贮存转运中心、公共卫生服务及培训中心、慢病防治中心、卫生监测中心及综合办公楼,新建面积10000㎡。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10名以上市级现场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现场应急处置专家。加大人才引进,着力引进预防医学、卫生检验等高层次人才和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现场应急处置、大数据分析应用等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完善评价制度,从工作实绩、社会效益、科研应用等方面建立独立、符合疾控工作实际的人才评价制度体系。

第二节提升监测评价预警能力

利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依托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多部门数据资源的汇集、调用和应用协同,建成联通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包含应急管理、传染病、免疫规划、慢病及危险因素、职业病防治、学校卫生、环境卫生、实验室管理、病媒监测、地方病、食品安全、精神卫生、结核病防治等业务模块,汇集各类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能够实现多源数据、多点触发的智能监测预警预测的智慧疾控大数据平台。不断拓展不明原因疾病、呼吸道传染病、环境与健康、营养与健康等监测覆盖面,扩大监测项目实施种类,形成涵盖全县、符合群众健康需求、涉及各类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的酉阳人群健康及影响因素监测项目库;建立以健康及影响因素监测为主,涵盖新闻媒体监测、症候群监测、网络舆情监测等在内的综合监测体系。组建市级健康及危险因素监测评价、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库,建立定期实时开展监测评价预警制度和评价结果运用机制,提高实时动态分析研判能力,为县委县政府决策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提供据决策依据。

第三节提升重大疫情处置能力

加强重大疫情应急人员储备,抽调精干力量,打造一支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远程投放能力、野外保障能力的重大疫情应急处置队伍;建立人员备选轮换制度和淘汰机制。完善应急准备机制,健全定期演练、定期培训机制;建立与周边省市区县定期联动演练和培训机制;明确不同响应等级、不同类别突发事件下应急队伍抽组、装备模块启用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强化应急装备配置,以功能模块化和运输集成化为核心,以移动检验检测实验室和无人机监测采样为重点,建设快速响应、快速集结、快速投送、快速展开、快速运转的移动卫生应急平台;健全平战结合的县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周转制度,实现信息化、精准动态管理。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供应体系和集中调度机制,在实物储备基础上,增加技术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完善跨部门跨地区联防联控物资供应工作机制,建立从生产、流通、储备、使用等全链条的信息系统。

第四节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

加强实验室设备配备,使其符合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健康监测及应急处置需求,与周边区县的同类重点实验室建立联合培养工作机制和短期指导机制,着力提升县疾控中心在不明原因疾病诊断、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方面的核心检测能力,完善实验室运行机制,加强实验室运行管理及保障,加大人群健康和影响因素监测、社会委托服务检测和科研检测力度,保障实验室检测设备利用效率。加强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对水质、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因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检测能力,切实发挥实验室检验一锤定音的重要作用。强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和督导评价等职能。

第五节提升疾控机构信息化能力

完成疾控常用数据标准建设(业务规范、信息标准、技术标准)任务,推进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依托市级信息平台,完善本级疾病预防控制业务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应急机制建设,提升现场处置和应急响应信息化水平(建立应急信息库、应急资源动态管理,配置现场终端,实现信息互动)。扩大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信息化范围和方式,健全公共卫生监测基础数据库(有业务基础的监测项目、学校、生活饮用水等)。深化实验室信息管理,建设受理、服务一体化管理平台,确保检验评价受理、客户服务、合同管理、报告出具等实现信息化。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服务,提供多渠道的便民服务、查询反馈及信息互动,全面提升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及窗口服务能力。

专栏9 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项目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楼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实验大楼发电机房、配电房、泵房建设,外墙涂漆,实验室通风及废气处理系统、微生物洁净及恒湿恒温系统、供气系统、消防改造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实验专用台柜系统和水、电、网络等配套设施。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建设项目。扩建一幢10000㎡业务综合楼,增强应急处置和防护物资储备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提升项目。采购三重四级杆串级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仪+吹扫捕集仪等各类检测、监测设备100余台件。


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化组领导

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目标和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设置年度目标,明确职责,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县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规划自然资源部门要做好衔接,涉及空间落地的相关专项规划经综合统筹后,纳入国土空间中予以空间保障;县发展改革和相关产业管理部门要将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纳入全县产业发展规划;县经济信息部门要把健康大数据、健康云平台和智慧医疗发展纳入全县信息化发展规划;县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规划落实,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第二节完善配套保障政策

完善多元化卫生健康筹资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计生惠民等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强化政府对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责任, 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完善各类公立和公益性医疗卫生健康机构的财政补偿政策,健全购买卫生健康服务的机制。调整和完善卫生投入结构,重点支持基层卫生、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保障等,切实加强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和卫生健康人才培养等工作。

第三节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加强行风建设,完善重大案件问责、违规事件通报、不良执业行为记录等制度。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加强行业信用制度建设,完善行风评议和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第三方评价机制。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居民科学就医意识和能力,引导公众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医务人员合理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深化平安医院建设,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推进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医疗责任险机制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第四节加强监测评估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在重大项目审批、医疗卫生要素准入等方面严格管理,强化规划的约束力。规范项目准入与实施,建立规划带项目、项目带资金的管理机制,监督重大项目的执行情况,彰显规划刚性。健全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机制,加强规划实施中的督导,定期对规划实施进度及效果开展阶段评估,按要求开展规划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的问题,确保规划目标和各项重点工作任务顺利如期实现。

附件:酉阳自治县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


附件

酉阳自治县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建设

性质

建设时序(年度)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计划总投资(万元)

“十四五”期间工作目标

牵头单位




1

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酉阳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楼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新建

2021-2022

实验大楼发电机房、配电房、泵房建设,外墙涂漆,实验室通风及废气处理系统、微生物洁净及恒湿恒温系统、供气系统、消防改造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实验专用台柜系统和水、电、网络等配套设施。

2000

建成

县卫生健康委


2

酉阳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建设项目

新建

2022-2025

扩建10000平方米业务综合楼一幢,增强应急处置和防护物资储备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48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3

酉阳自治县传染病医院建设项目

新建

2022-2025

新建10000平方米传染病业务综合楼一幢。

6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4

酉阳自治县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

2021-2025

装修改造业务用房面积1000平方米,并建设急指挥平台,配置相关设施设备。

2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5

酉阳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提升项目

新建

2021-2025

采购三重四级杆串级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仪+吹扫捕集仪等各类检测、监测设备100余台件。

5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6

酉阳自治县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

新建

2021-2025

37个乡镇卫生院及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新建或改扩建,数字化设备配置。

234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7

优化资源布局

酉阳新城医院建设项目

续建

2019-2023

打造康养及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总建筑面积约168821平方米,主要分为医疗区和疗养区。其中:医疗区设计床位1000张;疗养区设计疗养户数270户。

112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桃花源旅投集团


8

酉阳自治县农村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

2021-2025

分批建设龙潭、李溪、酉酬、苍岭、丁市、兴隆等6个农村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业务用房、完善相关配套设施,配置CT、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急救型救护车等设备。

30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9

酉阳自治县渤海新城医院建设项目

新建

2025年后

拟占地78亩,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

30000

前期

工作

县卫生健康委、酉州实业集团


10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酉阳自治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工程建设项目

续建

2016-2022

总建筑面积21538平方米,完成土建及室外管网、绿化工程,内部装修、暖通及防排烟、智能化等配套工程。

103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11

酉阳自治县中医院迁建项目

续建

2018-2022

占地107亩,总建筑面积74166.06平方米,购置相关设施设备,完善内部装饰及智慧医院建设。

47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酉州实业集团


12

酉阳自治县中医院康复救治中心、传染病区建设项目

新建

2022-2025

在县中医院迁建项目内扩建康复救治中心一栋,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及传染病区扩建,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38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酉州实业集团


13

酉阳自治县中医医养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

2023-2026

建设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业务综合楼。

12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14

酉阳自治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整体搬迁项目

新建

2022-2025

迁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修建35000平方米业务用房,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40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15

酉阳自治县卫生信息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

2021-2025

建设2000平方米信息中心业务楼一栋(含标准化机房建设、装修、设备配置)。

2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16

酉阳自治县儿童医院、全科医师培训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

2021-2025

建设10000平方米儿童医院业务用房,5000平方米全科医师培训中心,配套建设环境绿化等附属工程。

28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17

全县医疗废弃物处置体系建设项目

新建

2021-2023

新建协同循环处置基地1座,设计处理规模医疗垃圾5/

20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华茂公司


18

酉阳自治县120指挥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

2021-2025

指挥中心建设及设施设备购置,装修改造酉阳自治县120指挥中心,购置负压型救护车1辆及3辆转运型救护车,建设县级120调度指挥系统及医院指挥子系统。

2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19

酉阳自治县血库建设项目

新建

2021-2025

酉阳自治县血库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设内容为业务用房、辅助用房和办公用房,以及环境工程(主要包括电力、通讯缆沟工程、给排水沟及环境工程),配置相关设施设备。

125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20

酉阳自治县智慧医疗建设项目

新建

2021-2026

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县级医疗机构为牵头医院,整合农村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6家)及其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卫生资源,通过开发建设互联网医院、移动远程医疗、信息惠民服务平台等数据库,实现自助查询、就医挂号、结算、缴费等功能,推动医疗服务行为智能监管、医疗资源合理分布、分级诊疗全面实施、流行疾病预警防控,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开展健康大数据惠民服务应用,提供家庭医生、预约诊疗、智能咨询等服务,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实现一线直通、覆盖全域、服务连续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0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21

酉阳自治县县属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设备配置)

新建

2021-2025

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精神病医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结防所等机构采购医疗设备,购置MRICTDRDSA、彩超机、胃镜、血透机、卫生监测设备、实验检测分析设备等设备,共计1000余台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水平。

40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22

酉阳自治县桃花源街道、钟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

2021-2025

桃花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至小坝新城;按照社区医院建设标准新建桃花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改(扩)建钟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完善相关设施设备。

25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23

酉阳自治县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

新建

2021-2025

对未达到标准化要求的乡镇(中心)卫生院实施迁建、改(扩)建及庭院环境整治等,建成后新增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达到卫生院标准化要求。

20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24

酉阳自治县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医疗设备配置采购项目

新建

2021-2025

39个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标准化设备,购置彩超、DR、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

10000

建成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


25

健康产业

花田乡康养医院项目

新建

2021-2027

依托菖蒲旅游度假区建设花田康养医院,建设内容为设置床位500张,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参照综合医疗机构建设标准估算的建筑面积)。

25000

开工

建设

县卫生健康委、桃花源旅投集团


26

酉阳自治县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板溪叠石花谷大酒店)

新建

2021-2025

改造板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按照平战结合需求,平时作为板溪叠石花谷旅游商务酒店,重大疫情防控时改为集中隔离医院观察点。

20000

建成

投用

县卫生健康委、酉州实业集团


合计

55594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部门解读

一图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