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酉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纵深推进酉阳县法治政府建设,为推动强县富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决扛起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
一是强化思想武装。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全面推动落实领导干部年度学法清单和述法制度,县委常委会会议学法8次、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法5次;全县各级党委(党组、党工委)开展中心组学习120余场次;举办领导干部法治培训班2期,开展法治宣传活动504场次;落实以考促学机制,组织15766名干部职工参加年度法治理论考试。
二是强化部署谋划。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县委主要负责人亲自谋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议题,审议通过依法治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工作要点,定期听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组织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述法,县委主要负责人集中点评并形成问题清单全面推进整改。
三是强化督导考核。研究制定《2024年全面依法治县考核实施细则》,将法治政府建设内容纳入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贯彻落实法治督察协作配合机制,推动法治政府建设3个方面8项重点任务纳入县委巡察内容,增强考核结果运用力度。印发《“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反馈酉阳县存在问题和加强整改方案》,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时限化推进整改完成。
二、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
一是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积极推行“审核合一”登记制度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度,全年新培育市场主体4909家。深化“一窗综办”改革,上线“关联事项集成办”服务80项,畅通“民呼我为”服务热线,办理企业群众诉求5138件。结合“局长(主任)政务服务日”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12次,累计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受理办结业务200余件。稳步推进“跨省通办”“川渝通办”,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一地受理、异地可办”。
二是迭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立“1+22”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挥体系,全面落实培育、促进、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三个十条”政策措施,新增减税降费2.2亿元,惠及企业2.4万家次。严格落实“三服务”机制,建立“百人千企”供需对接机制,走访民营企业1400余场次,推动解决问题200余件次,全年新增入库“四上”企业35家。擦亮“酉服务”“酉诉即办”“七大专项整治”三大品牌,市场主体热线“960444”累计受理办结各类诉求1.4万余件。重点围绕“三个百亿”产业集群发展开展法治活动6场次,设立行政复议服务企业联系点4个,建立打击侵犯“酉阳800”知识产权系列犯罪协作配合机制,办理督促整治农村山寨食品经营行政公益诉讼1件,推动“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三是不断提高科学化决策水平。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优化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常务会议集体审议和社会公开机制,集体讨论率100%。坚持重大行政事项“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任务清单和整改台账,重点督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事项和重点工作任务,办理人大建议183件、政协提案227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四是全力推进规范化依法行政。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和报送备案机制,合法性审核规范性文件6件、招商引资合同24件,反馈意见94条;清理规范性文件58件,废止7件,备案通过率达100%。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15件、行政应诉案件135件,化解行政争议57件,行政复议对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率达100%。
五是深入推进一体化执法改革。制定《酉阳自治县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建立6项机制,构建“7+1”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明确乡镇(街道)执法事项117项,完成二轮执法事项划转,执法事项综合率达到67%,8个乡镇(街道)纳入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执法+监督”应用全面运行,通过“综合查一次”“执法监管一件事”等应用场景,实现检查次数减少30%以上。系统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编目数据4723类,归集数据6983万余条,承接贯通重大应用105个,流转办结事件13.7万件,办结率达99.5%。县级应用“烟花爆竹购存销安全监管”上线运行,“政策惠农”纳入全市“一本账”,实景三维赋能山地城镇数字化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三、着力发挥法治服务保障效应
一是法治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保障作用,推动全年实现GDP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1%。助力升级打造“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平均溢价率超40%。助力打造医药健康、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时尚服装“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工业投资增速全市第1。助力加快建设旅游名县,4A级景区总量跃居全市第1,上榜“中国文化百强县”。助力全面深化改革,“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有关案例入选全市改革创新奖提名奖、首批21个资产处置盘活案例,国家储备林建设入选全国2024年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二是法治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酉阳实践,构建多元解纷大调解体系,全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7万件,化解率达98.8%;深入推进信访法治化,化解信访积案23件,群众安全感指数达99.02%,位列全市第八、渝东南第一;在桃花源社区设立全县首个基层法治观测点,开展法治宣传6场次解决法律问题30余件;建设法治文化阵地600余处,培养“法律明白人”1404人,创建4个国家级和39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检察酉声”获评第四届全国检察机关优秀文化品牌;冉某某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系列案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今日说法》“走进一线检察官”栏目直播素材;板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成功创建全市首批“智慧矫正中心”,县矫正帮教管理服务中心荣获“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是法治惠及人民高品质生活。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办理村居法律事务948件,受理法律援助635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约582万元。“四治融合”体系助力乡村治理,建成巴渝和美乡村引领乡镇1个、先行村10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激励机制创新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可复制经验清单;法律服务团高效助力重点民生实事,完成2个保交楼项目房屋不动产权证办理和1个“两久”项目复工复建;新城建设全面起势,3个高品质地产项目全面启动,2个房产项目投放市场;渝湘高铁酉阳段固化新城过境设站方案,酉永高速完成全段可研,酉彭高速建成通车,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全面提升。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2024年,酉阳县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但仍存在不足。一是重点领域执法监管有待加强。食品安全等领域相关部门监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执法监管制度建设需进一步优化完善。二是行政复议应诉有待加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但行政诉讼败诉率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三是基层行政执法能力水平有待加强。乡镇(街道)基层执法队伍力量薄弱,执法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与基层监管点多面广任务繁重不相匹配,执法设施设备保障与执法标准化要求有差距。
2025年,酉阳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六届历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突出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久久为功打好“三张牌”,高水平打造“三个地”,为加快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强县富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长效机制,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述法工作报告制度,把党的领导贯穿法治建设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二是全面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严格坚持“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规范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法律顾问制度,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强化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深化行政应诉工作周分析研判、季通报制度,坚持纠错败诉风险提醒、复盘分析制度,切实降低案件纠错及败诉率,全面提升政府公信力。三是深入推进普法宣传教育。探索实施党建统领“法德结合”机制改革和精准普法改革,开展未成年人自我保护体系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将“五育”与“五类教育”相结合,强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与保护。四是持续深化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全面加强“检察酉声”等法治品牌建设,扎实开展法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擦亮“酉服务”品牌,持续深化法治政府示范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