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酉阳 / 酉阳名片 / 文化遗产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龙潭古镇​

日期:2024-10-08       
字号:

潭古镇,一个位于酉阳自治县东部,幅员面积 376.66 平方公里,辖 2 个社区,20 个行政村,总人口 9.0 万的重镇,它是酉阳县中心城区城市组团之一,是重庆市的东大门。

龙潭古镇历史悠久,商周时期,酉阳龙潭俱属蛮夷之地;自秦统一全国,龙潭属黔中郡;汉高祖改黔中郡置武陵郡,置酉阳县,酉阳龙潭密不可分。乾隆三年,原镇毁于火,后迁于湄苏河畔(今龙潭河),即今龙潭古镇、顺河街一带,至今两百余年。

“山环水抱,藏风聚气”。龙潭古镇整体格局独特,是武陵山脉大山大水的呈现之地。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分布湄苏河两岸。古镇为典型的山地平坝地貌,东西有笔架山、巫家破等山体环抱四周,依山傍水,山、水、城三者交融,形成“一镇一河二山”的总体空间格局。古镇区域整体较为平坦,沿江区域有高差,主要街道平行湄苏河而建,其他垂直于主要街道,空间起承转合丰富,体现了传统村镇“依水而生”的空间格局

货龙潭,小南京”,作为自古以来连接西南与江浙湖广的枢纽,龙潭古镇风貌和谐统一,建筑取材自然。

风貌上,古镇以明清建筑、巴渝传统建筑为主,少量建筑具有抗战陪都风貌、欧式宗教、现代民居等时代建筑风貌;建筑上,青瓦木墙,自成一体,特色鲜明。建筑与自然协调共生,与地形结合有致,融入了徽派建筑和土家族建筑元素特点,承载和体现着特有的民风和文化;空间上,街巷主街路面以青石板铺就,街道高低及弯曲顺应地势,不拘一格,体现出对自然用地条件的充分尊重和适应,沿主要街道分布商业服务设施,沿巷道两侧布局住宅院落,街道—巷道—宅院构成了“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有空间”的三级空间结构,形成清晰的街区社会组织的基本模式,并承担着生态,景观,社会活动等的功能。

龙潭古镇的物质文化资源保存完整,历史环境要素丰富。以赵世炎故居、万寿宫、刘仁故居、龙洞堡石刻、王家院子、吴家院子、禹王宫、杨二客栈、甘家茶馆、渤海桥、龙头桥、渤海堰、梅树堰、八卦井等为代表,龙潭古镇镇域范围内共登记有 72 处不可移动文物,包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 处,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2 处,酉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20 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49 处。 共登记有7 处历史建筑,完整保存了 2 处古井、6 处桥梁、6 处码头、2处古树名木。  

同时,古镇内非物资文化资源传承有序,绵延不断。既有名人故里,又有文人风采、民俗风情,先后涌现出的国民党元老王勃山、近代中国工人运动著名领袖赵世炎、妇女活动家赵世兰,革命教育家赵君陶、瞿秋白夫人王剑虹、原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等名人,是古镇千年文化的代表;著名作家沈从文、丁玲先后对龙潭古镇古色古香的描绘,是古镇艺术风情的折射。戏剧作家田汉在离别龙潭时曾留言“酉阳孤塔隐山岚,巨石撑天未可探,闻道鲤鱼多尺半,把竿何日钓龙潭 ”。

穿越千年,古镇的青瓦木墙经风雨而不倒,古镇的人文气息沿着湄苏河流淌而下,在重庆西南熠熠生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