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镇街

乡镇扫描|板溪镇杉树湾村:基层治理绘就乡村新画卷

日期:2025-05-14       
字号:

夏日的阳光洒在杉树湾村的青瓦泥墙上,村口平整的公路延伸至村落深处,路旁的蔷薇花开得热烈,村民房屋的外墙绘着文明乡风的彩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近年来,板溪镇杉树湾村以基层治理创新为支点,撬动乡村发展的杠杆,描绘出了一幅“治理有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新时代乡村画卷。

“141”体系:织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天刚蒙蒙亮,屋顶已升起袅袅炊烟。杉树湾村的村民们扛着锄头走向田间地头,村组干部们也忙碌起来——随着夏季来临,他们走进自己的网格区,向村民宣传森林防火知识。

这个幅员面积22.8平方公里的村子,正通过“141”基层治理体系,编织着乡村治理的细密网络。全村划分9个网格,配备9名网格员、5名网格长、9名网格指导员,同时整合镇卫生院、派出所等27名下沉力量,形成“多员合一、全域覆盖”的治理网络。

林下种植项目曾是2组村民的“心头结”。项目实施初期,部分农户因土地边界划分不清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到村上吵闹。该村综治专干田小应作为网格员,和村组干部先后10余次走访,结合土地管理政策与产业发展前景耐心讲解,取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让惠民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网格员就是村里的‘眼睛’和‘耳朵’,每周至少要把网格走一遍,大事小事都得记在心上。”田小应说,网格员每周都要上报网格内的纠纷情况。

村里的AI智能预警设备,让治理更高效。森林防火监测模块通过热感成像实时扫描山林,地灾监测系统对滑坡隐患点进行毫米级位移监测,火灾烟雾预警探头覆盖全村制高点,“一老一小监护”系统则通过智能手环追踪重点人群活动轨迹。

该村党支部书记冉启周介绍,自体系运行以来,全村网格累计上报事件369个,完成下派任务8164个,走访重点人群5896人次,治理精度和效率都上了新台阶。

“三事分流”:激活村民自治的“源头活水”

“老冉家的宅基地纠纷,咱们先听听双方怎么说。”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的“三事分流议事服务站”里,村支两委成员、村民代表、乡贤能人围坐成圈,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主协商会正在进行。这是杉树湾村探索“大事政府办、小事协商办、私事自己办”治理模式的缩影。

该村80多岁老人的赡养问题曾是村里的“老大难”。两个儿子因赡养问题产生矛盾,老人一度陷入无人照料的困境。按照“三事分流”机制,这起家庭纠纷被归类为“小事”,由村支两委牵头召开专题协商会,邀请家族长辈、法律顾问参与调解,最终达成轮流赡养协议。“村里的矛盾大多是‘家务事’‘邻里情’,让大家坐下来讲道理、摆事实,比单纯靠行政手段更管用。”对于本身就是法学专业的冉启周来说,已经记不清帮助村里解决了多少件矛盾纠纷。

为了让外出务工村民也能参与村务管理,杉树湾村搭建起“线下+线上”双轨议事平台:线下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的固定议事场所;线上通过微信群、网络调查、网络问政等,更是让外出人员也能参与到村里的事务中来,实现了乡村治理的全民参与。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全村累计开展议事活动70余场,解决产业路修建、灌溉设施维护等各类事件343件,村级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率达92%。曾经“各扫门前雪”的村民,如今主动参与道路清理、古树保护等公共事务,自治活力被充分激发。

清廉村居:涵养基层治理“风清气正”

走进杉树湾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井然有序的村务公开栏,处处彰显着清廉村居建设的成果。为了打造“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的乡村环境,杉树湾村在清廉村居建设上狠下功夫。

强化教育培训,为干部们筑牢思想防线。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讲纪律党课、通报典型案例、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以及开展廉政谈话等多种形式,让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深入人心。村干部们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为民服务、廉洁奉公。

严格监督管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紧盯村级“小微权力”“小额资金”“小型项目”“小类事务”,对村级“三务”实行全程监督。“四议两公开”程序成为民主决策的重要保障,公示栏及微信群等线上线下平台的运用,拓宽了群众监督渠道,村民们对村里的事务一目了然,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

在规范村规民约方面,杉树湾村结合自身实际,围绕移风易俗、道路交通安全、护林防火、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对村规民约进行分类清理规范。曾经的不良风俗逐渐被摒弃,文明新风尚在村里蔚然成风,村民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成了积极参与的“主人翁”。

“三区”计划:注入乡村发展的“温暖动能”

自2023年7月以来,酉阳仁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委派的4名社会工作者为杉树湾村带来了新的活力。在“三区”计划的推动下,杉树湾村在社区文化发展、社区关怀互助、社区宣传教育、社区组织建设、社区环境提升等五个方面实现了有效提升。

“一老一小”是社会的重点关怀对象,在杉树湾村也不例外。社会工作者们开展各类儿童教育课程和活动,让孩子健康成长;开展乐活服务,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通过10场督导培训和12场人才培训,培育组建了一个近30名志愿者的服务组织,他们在“五社联动”机制下积极参与公益活动34余场,自发参与村民议事会24次,让社会工作理念在村里生根发芽。

此外,社会工作者们积极开展“资源链接”,累计链接社会慈善机构4家、爱心人士5人,捐赠了大量的物资,包括书架7个、书籍300余本、生活用品400余件、衣物20余件、文具用品40余件,还为1名患者开展了大病救助公益服务,为乡村发展汇聚了多方力量。

“杉树湾村的基层治理创新,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冉启周介绍,村里的林下种植项目顺利推进,村民小组全部实现道路通畅、4G网络、农村用电用水、人行便道等各项基础设施实现100%覆盖;初步形成以油茶、五倍子、有机蔬菜、家禽养殖和中蜂养殖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成功招募乡村CEO 3人,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发展油料加工厂1个、面条加工厂1个、建成草莓园50余亩,鼓励引导村民建成民宿3家、餐饮店2家、便民超市3家……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基层治理的“针脚”中徐徐展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