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发展羊肚菌 撑起“致富伞”
他只有高中文化,却在食用菌领域深耕了42年。他先后获评农民高级技师、研究员等职称,还荣获全国乡村振兴菌业专家、酉阳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他就是天馆乡天馆村7组村民熊光。
4月1日,记者走进天馆乡天馆村熊光的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棚内,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菌柄洁白、菌盖棕褐,密密麻麻地分布在菌床上,鲜嫩喜人,散发着阵阵清香。
“今年采摘了好几茬了,这是最后一茬,摘完了就把土翻了种植其他农作物。”熊光正带领工人进行最后一茬羊肚菌的采摘。
他告诉记者,今年羊肚菌的长势非常好,他自己购买了4台烘干机,烘烤了1000多斤干菌,并已和成都一名老板谈好合作。
“我从1983年就开始发展菌类种植,至今已经40多年了。”熊光介绍,他从年轻时就特别喜欢钻研菌类种植,也一直在老家发展平菇等种植。 2012年,绵阳的食用菌专家成功突破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熊光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商机和发展前景,毅然踏上了学习之路。
2013年,熊光前往绵阳学习羊肚菌栽培技术,回家试种却遭遇失败,但他没有被挫折打倒。2015年,再次前往四川绵阳和河南郑州等地的食用菌基地考察学习。这一次,他终于掌握了羊肚菌的栽培要点,试种成功。
此后,熊光致力于推广羊肚菌栽培技术。他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向多所高校和院所的知名教授学习,对野生羊肚菌进行采集、母种分离和分子进行长期研究。在市农委对外合作处的支持下,他先后到甘肃省师范学院、湖北省食用菌协会、重庆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考察学习,食用菌生产理论水平和操作技术得到极大提升。
在天馆村,熊光推广的平棚小拱羊肚菌技术成效显著。该技术不仅节约了投资成本,还能在确保粮食不减产的情况下,有效利用冬闲田。羊肚菌冬季种植、春季采收,采收时节与农忙时节错开,既提升了土壤肥力,又让“冬闲田”变成了“增收田”。
今年,熊光发展了20亩羊肚菌,带动了当地10多名村民务工增收。谈及未来规划,熊光信心满满:“接下来,我打算进一步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引进更优质的菌种,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让更多村民参与到羊肚菌产业中来,一起增收致富。同时,延伸产业链,发展羊肚菌加工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