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镇街

现实版点石成金 ——板溪镇“旅游+”助力扶贫工作纪实

日期:2020-05-29       
字号:

一块普通的石头,掩藏在荒草丛中,也许毫无用处;若找来三块大小相当的石头,摆成三角,就可埋锅造饭;若再突发奇想,找来更多石头,赋予其特定的文化内涵,组合成神秘的石头阵列,或堆叠成相关的图腾符号,原本人迹罕至的荒原,就会产生集聚效应,创造游人如织的神话,形成效益的叠加。这就是所谓的“叠石效应”。

2019年金秋10月,艳阳斜照,粉黛迷人。 一个以“叠石花谷·石上生花”为旅游形象品牌的景点横空出世,火爆全国。它巧妙地将乡村旅游的开发与文化艺术的彰显有机结合,让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让土地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让“三年两不收”石漠化土地绽放神奇的致富之花,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成功案例。这就是新晋“网红”景区——重庆酉阳叠石花谷。

土地石漠化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叠石花谷位于板溪镇扎营村、杉树湾村范围内,距酉阳县城10公里。因系喀斯特地质构造,水土涵养不足,土地贫瘠,石漠化严重,过去以种玉米和烤烟为主要作物的当地村民,始终摆脱不了“三年两不收”的困境。

经精准识别,这里500户农户,有165户贫困户,高达30%的贫困发生率着实让人触目惊心。

为了养家糊口,冉学儒、张帅等当地青壮年劳力不得不抛家别舍,外出务工。

如何破解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局?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当地党委、政府倍感“压力山大”。

笃信“两山论”

叠石花谷横空出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板溪镇党委书记黄强等党政一班人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深信不疑。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概念的湖南湘西自治州十八洞村的蝶变,就是活生生的例证。

钦佩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须依据特色,另辟蹊径。

2017年10月,地质专家对板溪镇进行石漠化治理现场勘察时惊奇地发现:这片石漠化区域有面积堪称“中国南方之最”、 距今约5亿年的寒武纪叠层石化石,在生物演化、古气候演变方面有着巨大的科研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怎能怀揣金元宝,到处讨饭吃?

经多方考察和组织专家充分论证,当地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强化石漠化整治,把桃花源意境与叠石资源有效整合”的要求,引入了酉阳自治县桃花源实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000余亩,投资1.5亿元,立即启动了“板溪叠石花谷生态园扶贫示范项目”建设。

经一年多的打造,一个以石漠化治理、层叠石科学研究和保护、巫傩文化彰显、乡村艺术展示以及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为载体的文旅融合景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

旅游+扶贫

凸显出“叠石效应”

初夏,艳阳高照,微风拂面。

步入叠石花谷景区,徜徉在香气袭人的五彩花海:3D魔幻叠石艺术大门威武雄壮,美轮美奂;十二月神柱巨石阵列排列有序,神秘莫测;乱石打造的叠石魔坑魅力四射,如梦似幻;数十根石块堆叠的图腾柱拔地而起,顶天立地;穿越峡谷,可铁索横跨,也可滑索飞渡,感受耳畔生风;抚胸静气,驻足踏石,看石上生花,其状如鳄鱼,形似蛟龙,目光如电,鳞爪飞扬;合力慢旋转运石,石来运转;携手盟誓三生石,情定三生。

赏罢满山杜鹃、穿越紫藤花廊、傩戏看台端坐,看一出土家戏《平叛招亲》,锣鼓阵阵、古歌悠然、古装傩面、有板有眼;伫立神坛遗址,抚今追昔,不由感慨万千。

更有那乡村艺术部落,构思精巧,特色鲜明,走马观花,目不暇接。再入住民宿,观土苗风情,享桃源生活,不亦快哉!

随手录一段抖音视频,网络显摆;拍一张美颜雅照,定格永恒。

游人如织的叠石花谷,一业兴引来百业旺。

板溪镇党委书记、叠石花谷景区管委会主任黄强对此很有发言权。他说,为了学好“两山论”,走好“两化路”,念好“山字经”,打好“旅游牌”,拓宽致富路,该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成功打造生态旅游、文化艺术、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四位一体的叠石花谷乡村旅游品牌,“叠石效应”得以凸显。

该镇500余户农户的3000多亩耕地、林地,按每亩500元保底分红,165户贫困户直接通过土地分红实现稳定增收,23名贫困人口在景区实现了长期务工就业。

之前在一家服装厂务工的贫困户冉慧,把20多亩土地流转给景区,一家4口通过土地流转直接脱了贫。夫妻俩还被景区招聘为安保人员,一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实现了家门口务工。

在外务工的张儒学,回乡开起了农庄,收入不菲;将猪圈、牛栏改造成漂亮客房的张帅一家吃上了“旅游饭”;花海小筑、九居、玖月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餐饮民宿品牌如雨后春笋,纷纷入驻。

丰富景区业态

巩固旅游扶贫成果

“欢迎光临叠石花谷,欢迎入住叠石村寨!”黄强直接为景区代言。他说,通过对叠石花谷的整体包装、风貌改造和环境整治,以前脏乱差的环境得以改变,民房变成了民宿,老百姓有事做、有钱赚。欢迎大家来这里旅游观光、投资兴业,享受乡村世界恬静、安闲的美好时光。

黄强表示,将进一步挖掘和凸显民族文化,积极营造文化艺术氛围,优化基础设施和体验项目,丰富旅游业态,带活村庄,搞活产业,带富群众,巩固好“旅游扶贫+”成果。

记者手记

多来点“叠石效应”

□汪登平

一片层叠化石,巧妙融入神秘的土家巫傩文化,叠石成趣。藉以乡村大地艺术,打造五彩花谷。

酉阳以“叠石花谷·石上生花”为形象品牌的“叠石花谷”网红景点横空出世,并迅速引爆全国。随之,科考队伍、文化探寻、旅游体验等人流滚滚而来,带动了餐饮、民宿、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发展。

同步推动了石漠化的有效治理,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啃”掉了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致富了一方群众,和谐了干群关系,减少违法犯罪,产生多种效益的叠加,就是所谓的“叠石效应”。

希望多来点这样的“叠石效应”,形成良性循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浙江温州原来是一个小渔村,曾面临资源少、人均耕地面积少、国家投入少,交通条件差这“三少一差”的处境。从一家纽扣生产的乡镇企业,到汇聚全国各种类型的纽扣,再到连缝衣针、打火机、电池、挖耳勺品类齐全的各种小商品,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得益于集聚效应,所有劣势都转变为优势,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酉阳坚持“两山论”,正朝着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发展方向,努力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大力发展青花椒、油茶、茶叶农业产业,希望能够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做大做强生态产业,产生新的“叠石效应”,促进酉阳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