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自治县兴隆镇积谷坝村:先民拓荒建寨 土家地名写史

日期:2023-03-27       
字号:

兴隆镇积谷坝村是2003年12月村组建制调整时,由原来的鸦闹村、积谷坝村和小溪村的内外小溪,以及二台坪等村民小组合并而成的行政村,驻地鸦闹溪坝上,取丰衣足食之意而命名为积谷坝村。该村土家族居民约占85%,民俗风情浓郁醇厚,吊脚楼民居群和土家语、山歌、摆手舞、哭嫁、讲春等原生态文化保存较好,2021年被列入重庆市传统村落名录。

古寨

土家民居

小溪寨土家民居群占地面积80余亩,有传统建筑58栋,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黄姓至此拓荒建寨,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现居住人口200多人。数十栋木质吊脚楼依山面水、鳞次栉比、飞檐翘角、古朴典雅,掩映在苍松翠柏、百年古树之中,单体式撮箕口、三面回廊及四角天井过院等建筑风格各异,朝门、壁签子、花檐口、窗花等雕刻精美别致,经历岁月洗礼,见证时代变迁,以独特的魅力屹立在山水田园间。

古树

窗雕

      该村至今还保留和传承着数以百计的土家语地名,如鸦闹溪、李家坡等。鸦闹溪是原鸦闹村境内的一条河流,原名旮旯溪,发源于雷家坳,全长约5000米,沿河两岸土地肥沃,盛产水稻、玉米、薯类、豆类等作物,古寨、田园、小桥、青山、绿水……村景美丽。早年,土家先民来此开疆拓土时将它命名为“旮旯溪”。后来,以此地森林大,乌鸦成群飞鸣,更名为“鸦闹溪”。1978年改革开放后,当地人以境内河流“溪水潺潺,宛若琴音动听”为由,把“鸦闹溪”更名为“雅闹溪”。据考,“鸦闹”或“雅闹”是土家语“阿闹(a21nao55)”的汉字记音。“阿(a21)”是土家语“阿巴(a21pa21)”的简化,即“岩石”之意,而“阿闹(a21nao55)”即“岩旮旯”,“溪”是“地方”。“阿闹溪”意为“岩山旮旯里”,与当初土家先民命名的“旮旯溪”本意一致。

民居

          据考,李家坡是土家语“李嘎突(li53 ka53 thu21)”的汉字记音,“李”是“坡土”,“嘎(ka53)”是“挖”,“突(thu21)”是“地方”或“处”,连起来是“挖土处”或“挖土的地方”,即李家坡是土家先民最早烧山挖土初事农耕的地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