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古镇 志愿小哥

日期:2022-10-20       
字号:

今年中秋节,我们山东省东营市参加中组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酉阳自治县的老专家、教师们到酉阳龙潭古镇参观。进入古镇后,一位青年指导我们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完成一系列查验手续,然后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古镇旅游路线图。后来我们知道这位“龙潭古镇志愿小哥”名叫陈潇,当地人,20岁,做导游志愿服务已经多年了。

在参观过程中,陈潇一路陪伴,他热情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介绍这里的红色文化,介绍自己的家庭和工作经历。陈潇的热情、淳朴、阳光和对家乡的热爱,使我们印象深刻。

龙潭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据传,“龙潭”一名的由来,是因伏龙山下有东西两个状如“龙眼”的氽水洞常年积水成潭,古镇自“龙眼”之间穿过,因而得名。龙潭古镇有记载的历史已有2200多年。古镇现存1.4平方公里的明清建筑群,3公里的石板街上古老的海生物化石若隐若现,50多座土家吊脚楼、街上林立的店铺、相互连通的巷道、壁垒森严的封火墙、古朴幽静的四合院,组成重庆市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镇。

龙潭古镇也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曾养育了赵世炎、王剑虹、刘仁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90岁以上的老人很多,老人见了我们都很热情,给我们指点参访的景点,给我们介绍龙潭的历史和人物。作为土生土长的龙潭人,陈潇很好地传承了龙潭人的品质和精神。

陈潇是一个很励志的小哥。他在读小学六年级时,因发烧治疗不及时,引发结核性脑膜炎和肾炎,父母带着他辗转于各医院,才被抢救回来。此后几年,他接受了持续而漫长的治疗。为了支付高昂的医药费,父母把房子卖了,把地卖了,好心人纷纷为他捐款,直到他十六岁左右、花去了巨额医疗费后,他才康复。

陈潇心怀感恩,病愈后,他想方设法地回报家乡和帮助、关心过他的好心人。他告诉我们:“因为我得过重病,家里也没钱了,经济状况不太好,不能给别人物质上的帮助。但我妈妈会足底按摩,我就和她学了一些按摩手法,去村里的老人院给老人们按摩。”

14岁时,陈潇返校重读六年级。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导游讲解”。慢慢地,他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常常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到古镇为游客义务讲解。后来他入读重庆市大渡口旅游职业学校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旅游专业,毕业之后回到家乡入职龙潭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加入了龙潭镇志愿者协会。

陈潇能歌善舞,经常会到老人院给老人们表演舞蹈。他还开设了抖音直播账号,经常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宣传龙潭古镇。2021年春节,他作为领舞带领着龙潭镇的阿姨们登上了龙潭本地的春晚舞台。“家乡龙潭的春晚,给自己加油!”陈潇在朋友圈这样说。

每每讲起自己的导游志愿服务,陈潇都很自豪。他对这里的一房一户、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满感情,带着游客穿梭在古镇的一楼一巷,如数家珍。特别是赵世炎烈士的事迹,他每次都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讲解的。他说:“虽然这些故事讲了很多遍,但每一遍讲解我都是怀着无比敬重的心情,因为这就是烈士的一生。每当讲到赵家九兄妹都选择投身革命,为革命而牺牲时候,我内心还是会十分激动。”

从纯朴可爱、乐观开朗、勤奋好学、阳光向上、尽职尽责、热心奉献陈潇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龙潭历史文化的传承、红色基因的继承。如今,乡村振兴宏图徐徐展开,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正能量”青年。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所有孩子都能走出大山,出去长见识、长才干,学有所长;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孩子们学成后,能够像陈潇一样,回到家乡,报效家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