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47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2-06-16       
字号: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47号建议的复函


田妮代表:

您在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您的建议很好,感谢您对我县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城镇化建设基本情况

酉阳幅员面积5173平方公里,是重庆市幅员面积最大的区县,辖2个街道、19个镇、18个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2020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85.39万人,常住人口60.7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5.62万人,城镇化率42.19%。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7.65万人,常住城镇人口14.11万人。

(一)城镇化空间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县本着“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控制有力、管理规范”的原则,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全面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一城四组团为中心、以重点镇为骨架、以各具特色的小集镇为网络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二)中心城区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1.桃花源新城建设全面启动。桃花源新城小坝迎宾大道景观绿化工程、塘花大道项目、桃源路、游客集散中心至农场道路改造、新城综合管廊、新城供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完工。酉州高级中学、新城医院项目、桃源·新宸、桃源·檀湾等城市配套项目有序推进。引进和吸收城市规划的先进理念,保证新城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积极开展桃花源新城规划策划国际方案征集工作。编制完成《酉阳自治县“十四五”棚户区改造专项规划》,完成《桃花源新城限价定销房实施方案》《桃花源新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方案》起草,待县委、县政府审定后有序推进实施。桃花源新城PPP项目“两评一案”工作加快推进,桃花源新城花园片区、石柱片区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工作有序开展,桃花源新城安置房、保障性住房、城市更新等金融贷款融资工作适时推进。

2.老城区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及时高效开展酉阳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红卫桥至红军广场段滨河路提档升级改造工程二期(一标段)及河流景观灯饰亮化工程全面完工。民族小学、酉师校、钟多小学、红卫桥、实验小学5座人行天桥建成投用。西山沟至环城路、机关幼儿园至环城路2条横向通道实现通车。县城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县城污水管网改造、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一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全面完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城市微型停车场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三)集镇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全力实施“污水革命”,全面实施39个乡镇污水收集入户管网建设工作,累计完成投资1.297亿元,实施22个污水管网建设项目,新建污水二、三级管网163.938公里,基本实现乡镇集镇生活污水的全收集,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9%。目前正与市环投集团确定中介评估其在酉投资的厂网资产,适时收购,全力推进与三峡集团污水处理领域PPP项目合作。乡镇中学覆盖率达到65%,乡镇小学作用突出,行政村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6.67%,每个乡镇拥有1家卫生院。

(四)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1.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累计对三类重点对象住房及疑似危房实施第三方机构专业鉴定2246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等三类重点对象住房实施简易鉴定45495户,累计投资13392.3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548户。联合县乡村振兴局,按照“鉴定安全、改造安全、保障安全”三种分类,指导各乡镇(街道)全面完成全县339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信息核实录入和核验APP录入工作。

2.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聘请北京工业大学李华东教授团队编制花田乡集镇和何家岩传统村落建设规划,为打造花田乡村振兴“新旗帜”提供技术支持。制定《花田乡乡村振兴住房提升工作方案》,正在编制《农村房屋建设图集》。

3.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实施农村破烂房及庭院环境综合整治(一房五改),全面清理规范农村无序建房,投资12397.92万元、完工37248户,水冲式厕所占比58.79%、独立厨房占比62.94%、日常可热水淋浴占比67%。民安古寨、车田桃源两个大美乡村市级示范片及9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有序推进,成功申报中国传统村落21个、市级传统村落1个,得到中央和市级财政支持3625万元,创建美丽庭院3420个,累计安装15410盏路灯及庭院灯,农村照明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4.村级环保设施加快建设。酉阳县按照“户集、村收、镇(乡)转运、区域处理”模式进行收运处理,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至县、镇处理的自然村达100%(全国平均水平为94.25%)。

5.医疗养老体系逐步建立。村级医疗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建立,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91%。村级养老服务设施以村中五保户等为主,村级养老设施覆盖率平均为38.89%。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县城镇建设总体成效显著,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为推动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巩固已取得的成效,加快补足短板,下一步将开展以下工作:

(一)注重规划引领,推动科学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科学制定城镇乡村规划体系,强化中心突出、沿线整治、线状推进,推行中心城区辐射集镇、乡镇联中心村、中心村带自然村的“城镇村三级联动”模式,构建重点突出、梯次合理、功能明显、特色鲜明的城镇乡村布局体系。研究制定彰显城镇特色风貌、展示地域历史文化、具有可操作性、管长远的发展规划,做到功能齐全、不留死角,切忌赶急图快、草率行事。规划确定后要严格执行,不搞变通、不打折扣,维护好规划的指导性和严肃性。坚持用规划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二)全力推进桃花源新城,提高承载能力。按照建设花园城市要求,推进县城有序扩容,推动产城景深度融合,平衡好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关系,统筹城区、景区、园区三大形态,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山水、田园、乡村三大资源,把小坝新城作为城市建设主战场,围绕两年成型、三年成城、五年成市,打造全国著名旅游城市目标,加快房屋和土地征收,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适时推进安置房、保障住房和限价定销房建设,全力招商引资开展房地产项目建设。加快提升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结合县域产业基础条件,在规划中尽快布局和加快落实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货仓等当代产业服务设施的建设,强化新城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结合文旅共享和拓展基础服务设施,通过新的增量建设服务新一轮城镇化需求,引导城乡人口向新城集聚。

(三)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提升老城品质。全力提升老城区城市品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城市功能。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充实城市内涵。加快城市道路、小微型停车场、人行天桥建设,综合研究地下空间利用,缓解车辆拥堵、停车难问题,提升城市人居品质。提档升级公交站台、城市绿化、道路灯饰,规划建设城市雕塑,着力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提升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开展架空网线下地,切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内涝治理能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持续推进城市滨河路建设,利用滨河廊道配套城市步道、亲水平台、休闲游园、健身广场等,梳理边角区域,结合口袋公园融合慢行系统,综合提升县城步行品质。结合县城紧邻山林区域拓展周边慢行系统,设置动步公园、山林景观设施,引导日常休闲的边界转移,引林入城,提升城市旅游品质。同时,尽快实质性启动城南新区拓展,加快论证城市功能向桃花源新城、渤海组团、板溪组团转移,促进老城区居民向城南新城和桃花源新城转移。

(四)力促集镇面貌提升,增强吸引力。充分发挥重点镇和旅游景区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全力推进龙潭特色小城镇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旅游名镇、商贸大镇、工业重镇、农业强镇和绿色小镇。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和提档建设为抓手,加快集镇配套管网、交通、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集镇道路油化、管网下地、河道整治、污水垃圾提升,尽快配齐集镇广场、休闲公园、农贸市场、公交车站、公共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提升教育、医疗、托幼、养老等集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集镇带动辐射力和吸引力,为城市资源下乡和农民就近城镇化提供基础保障。

(五)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乡村建设。推进古镇村寨、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保护和利用,切实保护好现有的14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31个中国传统村落,打造酉水河河湾山寨等一批民族风情浓郁的特色村寨。不搞大拆大建,最大限度保留田园风光、乡村风貌,把乡村建成具有乡愁记忆的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应扎实开展农村环境治理,有序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积极推广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结合山地特征对村级公共设施布点均匀性予以论证和布局优化。落实人房双减”政策措施,适时推进集中安置点建设,有效促进高山深山远山地区农民到平坝地区或进城进镇集中居住。

(六)推进均等化服务,促进人口转移。突出“人的城镇化”这一发展核心,坚持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放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落户、住房、社保、医疗、养老、子女就学等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方面,坚持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扩大社会就业,不断增强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镇落户限制,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取消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加大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培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素质和融入城镇能力。

(七)加大产业支持,推进融合发展。根据区域经济特色,突出城镇产业功能,建立产业体系建设。按照“统一布局、分工协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错位发展、集群集聚,统筹发展、互利共赢”思想,划分各自重点,明确定位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尽量避免产业发展重复投资现象。坚持招商引资与发挥能人优势相结合,加快土地集中流转、产业集中打造,做大做强农产品产业。加强乡镇商业网点规划管理,建设培育商品交易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配送、新型商贸业态、大型购物中心和电子商务。加快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休闲娱乐场所建设,进一步提高接待水平,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

此函已经张伟主任审签。如果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并尽快寄给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县政府办公室和我单位,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人:白兆武        电话:75556941


酉阳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2年6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