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危安办各成员单位,各危化烟爆企业:
现将《2023年全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实施。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2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3年全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为持续抓好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促进经济社会安全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2023年全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若干措施》,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成效,增强防控安全风险、遏制事故的能力,持续保持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业“零事故、零死亡”目标,促进全县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总体思路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关于“十四五”期间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的若干措施》《县委 县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措施》(酉阳委办发〔2021〕5号)为统领,持以“防大灾害、控大事故”为主线,以压实安全责任、严格规范执法、夯实基层基础、深化专项整治、严格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管理、推进数字赋能为重点任务,持续深化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推动危化治理模式从防事故向防风险转变,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危化安全治理能力。
三、重点工作
(一)狠抓制度落实,压实安全责任。
1.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尽责,开展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职责履职评估。健全危化企业安全技术管理团队,落实“总工程师”在风险防控、重大危险源管理、工艺技术改造等关键环节的技术管理责任。夯实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推动三个包保责任人履行职责。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各岗位推行“两单两卡”,健全双重预防体系,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要素覆盖。
2. 推动行业监管部门履职。强化危化综合监管职责,发挥危化联席会议机制综合协调作用,研究推进危化安全重点工作,推动发展改革、经济信息、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负有危化安全监管责任的部门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实施全链条监管。根据国家和市级部门即将出台的醇基液体燃料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会同公安、交通、经济信息、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醇基液体燃料安全监管。进一步理顺烟花爆竹行业“三管三必须”责任体系。发挥安委办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城镇燃气及类似民用燃气领域安全监管。
3. 推进“实名制”安全监管。根据安全风险和企业规模大小,按市、区县、乡镇、街道(园区)分级明确行政责任人、行业监管部门责任人,及时调整优化公示。严格履职标准和监督检查,行政(园区)责任人、行业监管部门(园区)责任人在复工复产、发生事故险情等特殊时期必须到场履职,在两会、节假日等重要时段每日了解掌握、每周协调调度,定期检查指导。
(二)坚持依法治安,严格规范执法。
4. 提升“一体化”执法质量。严格按照每年新修订“一体化”工作清单开展执法检查,严格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估考核。制定年度执法计划、月度实施计划,根据企业风险等级和监管力量配备情况合理确定执法频次,压减临时性、计划外检查执法。推行“执法+专家”模式,聘请各领域专家,将查设计和查运行结合起来,开展诊断式执法,有效解决执法数量多、效果差的问题。强化专家管理,探索建立专家履职记录档案,完善专家考核奖惩机制。
5. 加大执法力度。坚持执法“清零”和执法“三个强度”提升,对突出违法行为依法从重处罚。严格“互联网+执法”,做到重点企业信息录入率、执法人员信息录入率、线上执法率、监管行业覆盖率100%。广泛开展危化品和烟花爆竹领域“打非治违”,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吹哨人制度,及时办理举报案件、兑现举报奖励。
6. 严格安全准入。按照全市危化品禁限控目录,严格执行危化项目准入条件和项目管理制度,从严管控剧毒、爆炸性高风险项目,落实危化建设项目决策咨询制度,严格危化建设项目安全审查。
(三)着力“两个根本”,夯实基层基础。
7. 强化岗位操作基础。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严格特殊作业管理,推行电子作业票,探索第三方旁站监督和视频抽查制度,杜绝违章作业,确保作业安全。加强重点监管工艺和重大危险源操作管理,严审作业人员资格,强化工艺参数控制,推进设施设备自动化改造。严格开停车管理,落实风险分析和防控措施,做好长期停产企业的设备维护和危化品管理。严格承包商管理。汲取事故教训,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高坠、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化工事故上升势头。加强对重点岗位“两单两卡”落实情况的抽查,将危险作业的操作检查纳入监管执法重要内容。
8. 提升本质安全基础。重点整治设计缺陷。督促企业全面整治2022年设计诊断发现问题隐患,采取专项抽查、专家指导服务等方式复核设计诊断质量,全面排查治理“两重点一重大”装置设施设计缺陷,确保本质安全。推进老旧装置工艺升级改造。持续开展老旧装置排查评估,按照“一装置一策”实施改造提升,改善安全条件。深化精细化工安全整治。持续推进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人员资格、自动控制和人员密集场所搬迁“四个清零”,重点整治人员学历不达标、自控系统投用率低等共性问题。强化油气储存企业系统配备应用。推动油气储存企业持续完善、深化运用气体检测、视频监控、紧急切断、雷电预警“四个系统”。
9. 夯实从业人员技能基础。开展重点岗位从业人员学历提升行动,推动从业人员资质条件全面达标。推进危险化学品工伤预防能力培训,组织分管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三类人员”开展工伤预防培训。推动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和烟花爆竹批发企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严格烟花爆竹装卸、转运等高风险岗位资质准入,杜绝无证作业。
10. 加强监管力量建设。落实每年对在职监管人员培训不少于2周,新入职监管干部培训不少于25天的要求,突出专业性、实战性抓好危化安全监管干部培训。依托化工安全等教育平台开展危化安全监管干部线上培训。
(四)防范重大风险,深化专项整治。
11. 开展危化烟爆安全专项整治。重大危险源专项整治。持续深化重大危险源企业“消地协作”督导检查机制,开展2次全覆盖检查。油气储存专项整治。督促企业对标《油气储存企业安全管理指南》自评自改,对企业自评情况进行监督抽查,及时发现问题隐患闭环整改。油气长输管道专项整治。对油气长输管道“在册”的外部隐患和本体隐患,按照市安委会统筹组织有关单位和企业开展“体检复查”,对涉及高风险区域的隐患实施全覆盖复查。落实高风险区域安全风险管控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政企联动安全宣传教育、发现泄漏着火、及时协调联动、组织疏散逃生“四个能力”建设。成品油专项整治。严格成品油流通监管,对无仓库设施的成品油经营单位不予许可,持续开展成品油流通企业的安全检查。烟花爆竹经营安全专项整治。开展2次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专项安全检查,持续推进烟花爆竹仓库排查整治,全面对照AQ4128行业标准促进全县各乡镇、街道烟花爆竹经营门店达标。
12.深化“打非治违”。继续按照“设卡堵、眼线盯、举报查、严执法”方针严厉打击危化品、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运输、储存行为。持续开展非法违法“小化工”排查整治,防止死灰复燃。深化液化石油气市场专项整治,督促行业管理部门牵头,强化液化石油气市场安全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储存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五)推进数字赋能,提升监管绩效。
13. 强化信息系统运用。发挥危化品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作用。建立定期通报、定期调度、专项督办的工作机制,全面提高系统在线率、安全承诺率、包保责任制履职率、预警报警整改回复率,实现实时监测、远程抽查、精准治理功能,运用信息化手段管控危险作业,提升设备完整性,改进不合理设计。提升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运行成效。按照评估标准,督促企业运用移动终端排查隐患,将“日周月”排查隐患实时录入双防控平台,持续完善风险清单、隐患清单,及时治理重大隐患。完善危险化学品登记系统。大力推广应用“一企一品一码”。依托登记系统,建设并运行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大数据库,动态掌握化工安全实训基地、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培训空间建设进展情况及重点人员资质达标基本情况。
14. 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监管能力。全面应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双防控数字化平台、烟花爆竹流向管理系统、油气长输管道管控系统等信息化系统,推进危货运输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开展网上抽查、远程调度、数据治理,运用大数据信息指导监管执法、推进重大风险隐患治理,实施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监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责任落实。各乡镇、街道、县危安办各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属地、属事安全责任体系,围绕全年执法监督计划,结合辖区监管重点,加强领导,落实网格化工作责任,务实推进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领域安全监管。
(二)规范执法监管。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改进执法方式,确保公平、公开、公正,服务企业发展。
(三)强化协同联动。充分运用县安委会危化品安全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平台,加强沟通协调,完善协作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建立健全风险管控联合机制,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安全监管格局,持续推进全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