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出行,这些防蚊小妙招要知道
夏季是蚊子繁衍最旺盛的时候,当我们在户外乘凉、游玩、露营的时候,都容易被蚊子突如其来的“亲吻”弄得满布红点甚至感染疾病。今天给大家送上简单实用的户外防蚊小妙招以及注意事项,让您在户外活动时摆脱蚊虫困扰,尽享户外活动的乐趣。
哪些人更容易受到蚊虫叮咬?据资料显示,人体对蚊虫的吸引与血型无关,而容易出汗的人、体温较高的人、劳累和呼吸频率较快的人、化过妆的人、着深色衣服的人,以及小孩、孕妇等更容易吸引蚊虫。
在户外防蚊,这些方法大家可以参考:
正确使用驱蚊产品。户外活动时,可每隔2-4小时在头、脖颈、四肢等裸露的皮肤部位喷、抹蚊虫驱避剂,如驱蚊花露水、驱蚊霜等,确保裸露皮肤全覆盖。目前市面上的驱蚊产品有效成分多为化学类的避蚊胺、驱蚊酯等,儿童使用的产品避蚊胺含量不应超过10%,婴幼儿不建议使用化学成分的驱蚊剂。同时,由于部分驱蚊产品存在一定的皮肤刺激性,成人一定注意不要对着眼睛和有伤口的地方喷、抹花露水。注意个人卫生及着装。蚊虫会被人的汗液等味道所吸引,所以勤洗澡,讲求个人卫生,外出时着浅色衣服会降低被蚊子叮咬的几率。植被茂盛的野外,由于蚊子密度相对较高,驱蚊产品往往也有些“力不从心”,此时最好穿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避免穿凉鞋、光腿等,同时建议减少户外活动时间,最大限度减少被蚊虫叮咬的风险。被蚊虫叮咬后怎么办?被蚊虫叮咬后切忌过分抓挠,以免破皮感染、化脓,可涂抹风油精、清凉油或苏打水等碱性物质用于止痒。如若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发热发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转自重庆卫生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