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稻米”铺就新“稻”路 ——南腰界上线“酉阳800-云稻米”侧记
7月12日,南腰界镇举行“酉阳800-云稻米”启动仪式,邀请全国各地网友通过云认养,线上跟踪稻米生长全过程,与稻农一起见证高山有机稻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重庆市酉阳县桑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及南腰界镇全体干部职工、南界村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共80余人参加活动。
南腰界镇是酉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镇,“酉阳800-云稻米”直供基地之一。今年,南腰界镇以国家长征文化主题公园南腰界革命根据地景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坚持以“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引领农业系统重塑,与桑竹农业联合在南界村打造了600亩“云稻米”基地。
“药肥双控”增绿色
“我们基地严格按照国家提出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要求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使用有机化肥和生物农药,预计全年减少使用化肥6000斤、农药60升。”村民杨秀志是当地的水稻种植大户,他今年种植管理了120亩的“云稻米”基地。他介绍,南界村稻米“野香优海丝”在去年荣获由重庆市农学会、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共同颁发的“2022年度酉阳县十大好吃大米”称号。
近年来,南界村“酉阳800-云稻米”基地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云稻米”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这既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保护了土地耕力,又使病虫抗药性和防治难度降低,同时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保障了“云稻米”的绿色有机,保证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精细管护保品质
“基地是油砂地,空气富氧、土壤富硒,适宜发展优质水稻。”南界村支部书记杨峰表示,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南界村“云稻米”的品质保证也离不开桑竹公司的技术指导和稻农精细培育与管护。
“选育的稻种,要根据其种植海拔和品种的生育期来判断是否适合在当地播种;播种时间上,要根据水稻育秧方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气温条件;培育壮秧时要及时根据天气情况做好温度、湿度管控,适时追肥;秧苗达到一定高度再实行机械化插秧……”桑竹农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云稻米”种植户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等都接受了专业培训和指导,既增加了水稻的产量,也让水稻的品质有保障。
齐心协力促增收
“南界村和桑竹农业签订了‘酉阳800’稻米直供基地产业联合体合作协议,进入联合体的种植户享受当年产值5%的利益分红,带动全村153户农户收入120余万元,增收4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6万元。”谈到“云稻米”基地对南界村带来的民生实惠和经济效益,杨峰便滔滔不绝起来。
协议约定由种植户对水稻进行种植管护,桑竹农业对基地大米进行精加工、包装和推广销售,节约了农民的时间成本,也切实解决了农民稻米售卖难的困境,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还推广稻田养鸭、稻蟹、稻鱼等共生产业,给予农民多产业增收致富的路径。”桑竹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农旅融合谋发展
南腰界“酉阳800-云稻米”基地与南腰界革命根据地景区毗邻而建,南腰界镇找准“山的价值”,用好“绿的优势”,依托红色文化景点资源和“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全面增强南腰界大米知名度、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扎实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步伐。
“未来我们还将鼓励引导南腰界农业企业、合作社、小农户投身‘酉阳800’产品生产,变‘山里货’为‘品牌货’,实现品牌强农、质量兴农,力争把‘酉阳800-云稻米’南腰界基地打造成为全县生态农业实践区、观光农业体验区,努力实现南腰界革命根据地乡村全面振兴。”南腰界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兼副镇长管开权描绘了南腰界乡村振兴的一幅美好图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