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宗教委 / 工作信息

酉阳“五融合”夯实创建根基

日期:2022-08-01       
字号:


近年来,酉阳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在全县5173平方公里土地上,动员包括36个少数民族同胞在内的86万人民全面开展“创建+N”,不断激发创建活力,夯实创建根基,走出了一条具有酉阳特色的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融合式发展新路子。

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少数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全县36个少数民族歌舞、婚嫁、巫傩、农耕,及古码头、古盐道等特色文化。以文化演绎的方式融入到旅游活动中,《梦幻桃源》《梯玛古歌》常态化展演,丰富充实了旅游互动体验内容。组织编撰出版《酉阳民歌集》《桃花源说诗》等民族文化出版物。用好文旅发展基金、微企扶持政策,并加强与川美、西南民大等高校的合作开发,开发刺绣、木雕、编织、银器文旅产品,成为旅游市场“宠儿”。其中“龚滩老街”“酉州古城”汇聚了手工艺商铺、工坊117户,从业人数达8000余人,年创产值超2.7亿元。

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贯穿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中,将民族团结纳入村规民约、文明家庭和文明村民评选标准,深化新时代文明积分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项目35个。其中,入选“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市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2个,以展示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民居、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将全县打造成为全市特色村寨建设的样本。

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非遗传承有机融合,在龚滩、酉水河等古镇景区常态化开展薅草锣鼓、哭嫁、木叶吹奏、踩铁铧、上刀山等非遗展演,入选非遗保护名录国家级3项、市级28项、县级198项。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50个,全面促进创建工作与非遗传承深度融合发展。

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特色产业发展有机融合,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累计使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5亿元,助推全县20万亩茶叶、50万亩经果林、50万亩油茶等特色龙头产业和酉州山羊、有机水稻、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发挥民贸民品贷款贴息资金2181万元,撬动银行贷款近7.6亿元,有效解决34家企业融资难题,带动发展特色产业基地12万亩,进一步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建设“全域桃花源、满满幸福感”旅游城市有机融合,确立“一区两镇三江四盖”的全县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累计完成投资159亿元,启动建设文旅重点项目410个,打造重点景区景点19个。成功融入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团结元素的金丝楠木群、山羊古寨、花田梯田等10个乡村旅游点持续升温,并成功创建打造“青艾文宿”“青艾林宿”“桃源人家”“森林人家”自主民宿品牌共600余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