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县委、县政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涂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认真履行党政领导责任,统筹推进依法决策、依法治镇、依法行政、普法教育等系列工作。现将我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主要成效
(一)全面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强化组织保障。镇党委、政府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党委书记、镇长挂帅、政法委员牵头、其他党政领导参与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党委会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汇报,研究相关工作,并明晰了部门和办所责任,明确了专人负责。二是提高思想认识。党委书记牵头,全体党政成员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组织领导班子集体学法12次,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拥护“两个确立”,提升了党政班子法治政府建设意识和能力水平。三是落实统筹调度。将法治政府建设和全镇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部署同调度,将法治政府建设要求纳入对村社、部门的绩效考核内容,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取得实效。
(二)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在县级相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将平安、应急、市场监管、村镇建设、环保、林业、农业等办所的执法力量全部纳入“平安法治板块”统一调度,实现协同指挥一屏掌控,构建问题发现、流转、处置、执法、反馈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开展综合行政执法36次。我镇与渝法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合同,一名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我镇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法律保障。2024年,司法所负责人和法律顾问进村社服务时间累积超过800小时,开展法制进村社活动共20余场次。在各村社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点10个,提高了司法行政的知晓率和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人民群众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更便捷,实现了法律服务零距离。
(三)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深入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镇共建立10个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函盖了婚婚家庭、劳动争议、道路交通事故等各方面,实现人民调解全覆盖。不断完善各项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坚持矛盾纠纷联动工作机制。针对拖欠土地流转费、农民工工资、征地补偿等相关矛盾纠纷,由镇人民政府统一调度、科学分类,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共同参与,引导通过法律手段进行依法调解。2024年,镇村两级调解组织共成功调解矛盾纠纷887余起,调解成功率均达100%。其中调处死亡纠纷3起,防止群体性事件5起,切实优化了干事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筑牢了全镇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坚持学习运用“四下基层”工作法,持续开展党政领导干部接访和下访工作,党员干部上门引导依法维权,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决问题20余件,建立了引导信访当事人进入诉讼机制,避免了缠访、闹访的发生,化解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提高全民法治意识。针对党员干部,集中开展相关法律知识和业务培训,组织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民法典》等,将法律常识融入到具体的行政决策、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中,不断规范政府各项工作。镇平安办、司法所、村社公共法律服务点利用道德法制课、“微党课”,定期组织党员群众集中学习法律知识;结合未成年人教育,深入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周”等系列活动,建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常态化模式;通过法律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向社区群众发放《宪法》《民法典》读本,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推进法律进单位、进村社、进企业、进校园、进网格。
二、存在的不足
我镇虽然在法治政府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一是还需要更强的人员和物资保障。受宏观经济形势趋紧、财政压力较大影响,基层法治政府建设专业人员还不够,投入经费还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整合资源进一步改进。二是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党员干部学法用法流于读过、知道等表面上,专业知识不足,在思想上缺乏深入思考,存在实用主义观点,即“与自己有关的法多学,与自己无关的法少学或不学”。党员干部在将法治政府建设和基层工作结合上还不够。三是法治建设的宣传氛围不够浓。普法学习活动和教育宣传形式还需要进一步丰富,教育对象还可以进一步拓展。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一是加强法治文化与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发挥社区广播、微信、短视频、微博等新媒体优势,开展公益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宣传,形成“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的基层法治文化传播态势。二是广泛开展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积极举办法治书画、法治漫画、法治摄影等作品征集、评选、展示活动,激发广大群众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热情。三是开展精品案例汇编、以案释法、现身说法等活动,通过组织群众旁听庭审、案件宣讲等形式,使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的过程成为向群众开展法治宣传的过程。
(二)进一步完善依法决策机制。继续完善基层重大决策法律审查机制,完善重大基层决策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公开听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加强“一村社一法律顾问”工作建设,帮助村社落实依法决策工作。
(三)进一步规范基层文件管理。继续严把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核关,未经规定程序和法制机构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坚决不发布施行,强化规范性文件的备案管理,严格按要求和程序公布,加强备案后的法律审查力度。继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不断拓宽基层信息公开范围和内容,及时、准确、全面、具体公开重要信息,完善镇村两级信息公开平台配套建设。
(四)进一步抓好法治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对全镇机关干部、村社干部进行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进一步突出抓好公正执法、纪律作风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队伍的业务素质、依法行政能力和综合行政执法水平,适应依法行政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