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自治县车田乡清明村勾勒集体经济发展新愿景

日期:2024-05-11       
字号: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具体体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就是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助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增产,为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好基础,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因此,如何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探索出适合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相关概念

农村集体经济是指村集体将生产资料、资源要素统一集中使用,形成集体所有制,组织农民共同经营管理,并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分配方式的社区型公有制经济,是一种“合作经济”的概念。

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村(组)范围内的村民自愿将各自拥有的资源、资产要素交由集体组织经营,农民进行集体劳动的经济组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以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民主决策程序和内部监督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开展资产管理和运营,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形式和发展集体经济有效途径的合作经济组织。新型集体经济不是传统的“一大二公”的集体经济,而是集体成员边界清晰、集体产权关系明确的股份合作经济,是个人积极性与集体优越性得到有效结合的新型集体经济,是更具活力和凝聚力的农村集体经济。

将某一主体内在的发展规律与经验高度凝练而形成“模式”是探索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各种方式与途径。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车田乡清明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根据外部环境、政策并结合内部的自身实际情况,将区域内的各类资源资产通过整合利用和管理运作,实现集体经济创收、农村发展,从而形成了区域内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农村集体经济经济发展道路。

二、清明村基本情况

清明村位于酉阳县车田乡东北部,东临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木车坝村,南与五福乡相连,西与车田乡小寨村相接,北与兴隆镇龙潭村相望,平均海拔700米,生态植被良好。幅员面积21.71平方公里,有耕地6000亩,林地19000亩,荒山坡1200亩。辖6个村民小组,共有628户2309人,异地扶贫搬迁109户595人,成功完成了201户888人的脱贫。

车田乡曾经是重庆市十八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清明村历来被打上“穷村”标签。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清明村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发展特色农业到乡村旅游业,清明村始终坚持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走“集体经营、共同致富”的道路,先后荣获了“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乡镇”、“互联网小镇示范小镇”、“重庆市三变改革示范村”、“重庆市乡村旅游示范村”、“重庆市鲁渝扶贫示范村”等称号,清明村驻村工作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经重庆市乡村振兴局批准,清明村成为酉阳县唯一一个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示范教学基地。

三、特色做法

(一)健全机制,促进合作共享发展

一是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实事等紧密结合,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切实做好基层服务工作。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

二是全面构建农村党组织工作新格局。实施思想武装、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引领、基层组织服务等质量提升工程。

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党支部+盘活资产”模式、“党支部+公司”模式,促进村集体增收,支持多村联合或乡村抱团发展集体经济,建立部门、企业对口帮扶机制,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四是规范组织运行,强化民主监督。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和重大经济活动等必须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和“三重一大”的要求执行;强化民主监督,确保村“两委”履行职责到位。每年做好审计和清产核资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二)聚焦产业,形成“拳头”产品

村域内积极开展“三变”,让承包地实现“三权分立”,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采用集体经济组织+实施主体(企业、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的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行“三金”分配模式,即群众流转土地获保底租金、就近就地务工获劳务酬金、土地入股获入股红金;入股红金按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实施主体1:3:6进行分配。涉及农户近500户,全面覆盖200户脱困户,已为当地创造上万个务工机会,为村民就近务工贡献200余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突破40万元。

结合清明村产业发展现状,村“两委”认真研判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主力发展特色农业产品三种:食用吊瓜、油茶和叶用枸杞。

清明村是车田乡最早发展食用吊瓜产业的地方。吊瓜是多年生作物,一年种植多年受益,种植当年即可收获,第3年达到正常产量,并能连续高产5年以上,寿命长达10年。每亩年产量达200公斤以上,可获收益约4000元,具备多年收益,省工、省本、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清明村引进吊瓜种植公司,采取统一供应种苗、免费技术指导、保底价回收,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已经掌握了大田种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果实采收、储藏等一整套技术。自2019年引进吊瓜试种120亩成功后,近几年吊瓜效益逐年稳步提升,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2022年清明村2、3、4、6组全部闲置土地近300余亩种植吊瓜,吊瓜已成为该村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油茶是“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中的一张名片。清明村油茶产业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联合发展方式。重庆酉州油茶科技有限公司为酉阳县国企平台公司,负责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目前全县栽植国内最优高产长林系4号、40号、53号、3号、18号等五个品种,车田乡从2019至2023年总共栽植油茶面积为7310亩,其中清明村为3180亩。公司出全资占60%股份,负责资金及技术指导;村集体负责土地流转、基地建设、油茶管护、纠纷协调等具体事宜,以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入股,占40%股份(村集体占8%、农户占32%),对农户流转土地实行保底分红,前五年每年每亩土地保底分红100元,每增加五年每亩增加保底分红50元,从第六年结果投产后在保底的基础上再以实际产出进行分红分配。因车田乡为贫困乡,经县政府同意,每年每亩保底分红金比其他乡镇增加50元,目前车田全乡按150元/亩支付。

叶用枸杞种植项目是由重庆市林业局引进重庆森丰林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是重庆市林科院研发的新品种,首次栽培试验即在清明村获得成功。目前,清明村建有叶用枸杞产业基地,当年种植当年收获,每亩第一年年产量达200公斤,第三年进入丰产期,每亩年产量可达1000公斤,收益在一万元以上。清明村开发的叶用枸杞农副产品有枸杞茶、枸杞芽菜、枸杞花色面和天精粉等。

(三)主题鲜明,打造乡村旅新示范

清明村依托车田乡天龙山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本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土司文化,对接市场旅居度假热点,以传统村落开发为重点,以桃源美景打造为支撑,通过乡村建设、产业更新、景区景点的构建, 形成以村寨度假为核心特色,民族文化体验、自然生态观光、家庭休闲娱乐、户外运动康体等功能为补充的“现代版桃源乡居生活目的地”。同时按照“车田桃源·天龙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开发后河观光、悬崖露营基地、苗营土苗传统村落,形成“桃花源招手,天龙山度假区待客”的大桃源旅游新格局。

脱贫攻坚以来,清明村在市文化旅游委的大力帮扶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整合政策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发挥主体作用,加大宣传营销开辟客源市场,依托车田集镇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全村创建苗营乡村旅游示范点、“桃源人家”28户、“森林人家”10户,其中贫困户18户,接待床位达300余张。投资100万元建设县内唯一的星空露营基地,可同时容纳50人团队驻扎。建成旅游步道21公里,建成停车场800平方米,扩建6.5米宽公路11公里、新建环线公路16公里。

清明村乡村旅游近三年年接待游客平均1.7万人次左右,有效带动特色农业发展,形成特色农旅融合示范,助推二三产业发展,实现当地村民60余人就近发展产业和就近务工,收入明显提高,主要做法有:一是以苗营乡村旅游示范点为轴心,布置停车场、公共厕所、土特产品商店等配套旅游设施;二是促进产业农旅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加快推进叶用枸杞、食用菌深加工车间建设,推动产业科研基地落地建设,建设油茶步游道、体验采摘园等互动型产业项目,积极推动“三变改革”,引导村民从事乡村旅游发展;三是加强生态环境的原生性保护、原生建筑及民俗的保护,着力打造苗营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入挖掘土苗文化,收集少数民族文献资料整理成册;四是多层次建设服务设施,利用“桃源人家”、“森林人家”农户带头带动发展乡村旅游,鼓励民间资本注入,同时打造一批本土特色菜,编排一个本土特色节目,讲好一个本地民间传说故事,为乡村旅游注入文化元素;五是打造旅游特色景点,利用好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酉阳县文物保护单位何土司城遗址的研究成果,做好后续打造开发。

四、进一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

清明村打造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描绘了乡村生态农业、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优势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美好蓝图,然而清明村村集体经济发展才刚刚起步,在实现村集体壮大、农民增收的道路上还有诸多瓶颈亟待突破。

(一)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对村集体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村“两委”干部兼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监事会成员是多数农村的普遍现象,因此村“两委”的战斗力决定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高度。必须优化选人用人机制,保证村级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定期对村“两委”成员进行专业培训,组织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持续普及市场经营管理理念,保证村“两委”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智力支撑。

(二)加强基层工作,进一步转变村民观念。加强与村民的走访交流,采用村民喜闻乐见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如院坝会、短视频、微信推送等来宣讲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宣传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作用,深入解读村民参加村集体经济的好处,以此来提高村民,特别是脱贫户、监测户的知晓度、参与度以及对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发挥“主人翁”作用,积极参与村集体经济建设。

(三)延伸产业链条,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坚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发展原则,明确自身优势和发展方向,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切勿照搬复制他人的发展模式。围绕“拳头”产业,增加产品附加值,衍生其他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提供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四)整合社会资金,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农村集体经济普遍面临资本、技术不足等问题,吸引并整合优质的社会资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引入外来资本应在充分调研本地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做好专业评估,充分了解投资方的实际经济情况,设计预警机制,避免资本运行偏离项目设计轨道,以保障农村集体经济有效、长足地发展,以点带面,激发乡村活力。

(五)加强人才振兴,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鼓励本村致富能手发挥“头雁”作用,让其成功经验和管理方法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带领村民一起发展;二是制定相关激励机制,吸引返乡人才。特别是注重对有情怀、有经验、有能力的返乡大学生、农民工、企业家的工作,发挥其较好把握市场规律的特点,更好为村集体经济服务。三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吸纳各地各类人才。对接各地高校农业、教育、文旅方面的人才,健全福利保障制度,吸引精英人才参与建设农村。四是培育本土人才。对村干部、村民进行教育培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从村民中培育一批受教育程度较高、有情怀、有拼劲闯劲的能手到高校、企业等进行学习深造,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培养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基础的本土人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