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自治县苍岭镇:李勇 在山乡大地上书写“履职答卷”
“致富带头人”,这是苍岭镇太河村村民对他发自内心的赞誉。20多年来,他坚守太河这片热土,致力于家乡发展,用青春与汗水,奏响乡村振兴华美乐章。他就是县政协委员、苍岭镇太河村党支部副书记、乡村CEO李勇。
发展特色产业 拓宽农民致富路
太河村位于酉阳西北部,由原苍岭乡太和、苍水、新生3个撤并村合并而成,整村面积19平方公里,海拔600至1000米,属于渝东南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禀赋,2020年,该村引进酉州油茶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发展了3200亩油茶。
虽然眼下正值冬闲时节,可苍岭镇太河村的油茶基地里却是“冬闲人不闲,人勤地生金”的新气象。
“前胡最重要的是根部,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见到李勇时,他正在油茶基地里指导村民们采收前胡,并查看油茶的长势情况。
一旁的地里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刚采挖的前胡,空气中散发着阵阵药香。
油茶基地为何产出前胡?原来,是该村为了解决油茶前期无收益问题,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又能为附近村民提供更多务工机会,选择在油茶树下套种了200亩前胡。
“5天内能够采收完,预计能采收5吨左右。我们和酉阳腾隆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不愁销路。”据李勇介绍,不仅仅只有前胡,基地还与相关企业建立了订单式种植合作关系,套种了200亩野菊花、300亩辣椒。
据了解,该基地每年可带动130余人务工增收,其中,脱贫户38人。今年累计支出劳务费41万余元。
“感谢李书记,不仅流转我的土地,又请我来务工,还聘请了农技员,免费教会我使用常见农机。”太河村8组脱贫户刘碧昌给记者算起了他的幸福账:在基地干采收、栽种这些普通活,每天有90元工资;操作农机进行翻土、割草,每天有200元工资。今年,他在基地务工收入了1万多元,流转的15亩土地每年有1500元租金。一年下来收入可观,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有1000亩油茶投产,收获7500余斤油茶鲜果,预计村集体经济可获分红6万余元。
深耕农旅融合 激发农业新活力
不久前,苍岭中学的100多名学生来到太河村,体验了一场国防教育之旅:“战壕”里冲锋陷阵、投掷手榴弹、操作火箭筒和高射炮……
谁能想到在太河这个偏僻的深山之中,还隐藏着这样一座“军事基地”——太河田园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沉浸式”军事技能训练场、军旅露营区、田园自助餐厅……一个个实践育人项目特色鲜明、形式多样、设备完善。
据了解,太河田园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由太河、秋河、岭口、小店四个村共同出资200万元,于今年7月开始动工建设。其中,工程量最大的A区就位于太河村1组田坝(小地名),占地180亩。
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4个月里,李勇深入参与到实践基地的建设中,土地流转、规划建设、纠纷协调,在困难面前挑重担、打头阵、做表率。
如今,实践基地已全面完成规划建设内容,并通过了县教委组织的评估验收。
“实践基地即将开园,能为附近村民提供20多个务工岗位,我们还将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民宿、手工艺品等,将农业生产向二三产业延伸,促进我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李勇表示,下一步,还将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加强基地A区建设,新建封闭式全民国防教育文化长廊、全民国防教育主题步道、建军百年电子显示屏等设施,将太河实践教育基地打造成市级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深入走访调研 精心准备献良策
当选县政协委员后,李勇深知,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使命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李勇说,村子想变强,产业要跟上,必须思考解决好“种什么、谁来种、怎么种、种得怎么样”四个问题,通过不断思考、摸索和实践,他积极为全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工作之余,他经常走村串户,认真了解村民的发展意愿和所需所求,收集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社情民意,为村民排忧解难,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通过认真走访调研,去年,李勇撰写了《关于耕地补足有效利用的提案》。今年,他又撰写了《关于进一步加大特色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的提案》。
李勇表示,作为一名来自农村基层的政协委员和太河村共富乡村建设负责人,接下来,他将全力聚焦本村特色产业发展,依托特色资源和生态优势,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不断谋划新产业、新项目,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