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安全责任落实。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各自安全责任,量化安全工作任务,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二)全力隐患排查整治。在落实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基础上,利用节假日、重要气象、节庆集会和各类营销推广活动,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活动,以有效地监管确保应急处置有备无患。督促旅游企业加大对旅游景区、旅游交通、危险在段、重要目标、重要节点的旅游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完善各类警示标识,加强对危险地段的巡逻检查,不断整改隐患,对不达标企业要监督整改,及时将检查结果和隐患情况对公众披露,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严处重罚。强化地质灾害、护林防火的安全监管,严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建立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及时会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开展宣教培训活动。定期开展防火演习与防火知识普及学习活动,组织应急管理业务培训,提高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水平,增强旅游安全专业能力,组织开展工作经验交流,树立先进典型。抓好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消防宣传月等活动,推进旅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对公众普及旅游安全和保险相关知识。督促指导重点文旅企业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应急处置的日常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攻坚处突能力。
(四)提高应急值守救援。建立健全各项应急制度,做到应急预案、人员队伍、资金、物资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为防范处置旅游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有力保障。特殊时期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外出报批制度,确保事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在遇到事故应急处置时要处置有序、响应迅速、救援现场稳定、安全施救、措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