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政协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28号提案的答复函
唐声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留住青壮年劳动力支撑服装产业集群的建议》(第028号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及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工作要求,立足我县百亿级服装产业发展用工需求,建立引育用留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为创建中国(西部)时尚牛仔服之都提供坚强的人力支撑和政策保障,努力走出一条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强县富民的现代化新路子的生动实践。聚焦我县服装企业用工需求,围绕引育用留工作机制,促进培训、就业高效融合。力争用1-2年时间培育和储备一批技术工人;力争用2-3年时间建立起涵盖服装产业各层面需求的技能人才库。缓解企业招引难、培育难、用工难、留人难等突出问题,有效促进我县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搭建用工需求平台,帮助企业“引”好人
1.摸清底数。由县人力社保局、就业服务中心牵头,工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街道)配合,全面摸排我县现有服装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数量,精准掌握每名产业工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从事工种、务工地点、返乡就业意愿、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围绕重点产业建立并定期更新人力资源信息库。
2.深化对接。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发挥就业服务专员作用,主动与有返乡就业意愿的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对接,深入了解其从业情况、工资待遇、家庭情况、生活需求以及建议意见等。大力宣传我县产业发展的前景,引导其主动回乡就业创业。各乡镇(街道)要建立返乡人员动态信息库,主动对接工业园区管委会适时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3.大力招引。根据服装产业发展用工需求,由县人力社保局、就业服务中心会同工业园区管委会、武陵人人力资源公司,通过公众信息网、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新闻媒体、手机短信等方式多渠道发布招聘信息,采取“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线上+线下”招聘方式,常态化开展招引招聘服务。
4.联动供需。由县人力社保局、就业服务中心、工业园区管委会三方合力打造“数治”服务,建立“三库共享”机制,实现技能人才数据库、职业培训实名制数据库、用工企业数据库全面共享联动,向有求职意向的技能劳动者和用工需求企业双向匹配推送求职、用工信息,智能匹配培训项目与岗位推荐,引导供需双方匹配对接。
(二)搭建技能提升平台,帮助企业“育”好人
1.整合培训资源。聚焦服装产业紧缺工种和用工需求,科学整合市级下达的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指导计划,优先支持开展服装产业工人培训。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20〕43号)和《关于发布重庆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19-2021年)培训成本及市场需求程度目录的通知》(渝人社发〔2019〕124号)文件规定,及时兑现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做到需求有保障、培训有效果。
2.优化编制目录。及时收集我县服装产业企业紧缺用工工种和群众培训意愿,定期拟制(调整)编制目录,动态发布编制目录和岗位需求,及时报请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备案,纳入重点培训计划开展实岗培训。
3.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县职业教育中心、武陵人人力资源公司、优质培训机构的师资队伍、设施设备等优势,全面推行“岗位+培训+就业”“用工企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紧缺工种目录+培训机构目录+培训补贴目录”3个“3+”组训模式,打通求职、用工、培训、招聘全链条,促进“培训链”“就业链”高效融合。对培训合格和符合评定相应条件的,由县人力社保局颁发“酉州工匠”系列证书。
4.强化载体支撑。推动建立服装产业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匠工作室、水洗研发中心、人才服务驿站等工作平台。围绕打造中国(西部)时尚牛仔服之都,大力开展“酉阳裁缝”“酉阳水洗师”评选、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培养选拔一批有引领作用的“酉州名匠”,有效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
(三)搭建政策支撑平台,帮助企业“用”好人
根据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关于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有关问题的通知》(渝人社发〔2017〕165号),市人力社保局等6个部门《关于实施万名青年见习计划的通知》(渝人社发〔2019〕76号),市人力社保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就业相关扶持政策申领程序的通知》(渝人社发〔2018〕174号),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就业服务中心引导企业积极申请相关补贴。
1.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招用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的,给予用人单位2000元/人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招用脱贫劳动力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给予用人单位6000元/人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2.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每年根据市人力社保局统一安排,对符合条件的参保企业及时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3.社会保险补贴。企业招用登记失业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我市户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和登记失业“4050”人员、低保家庭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企业实际缴纳保险费全额补贴,补贴期限为3年。
4.就业见习补贴。对备案的青年就业见习基地招用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的16-24岁青年见习期满合格者,给予基地1300元/人·月的就业见习补贴。
5.技能提升补贴。对依法参加失业保险、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企业中,法定劳动年龄内在岗参保的职工,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1年以内,可按规定申请技能提升补贴。
(四)搭建服务保障平台,帮助企业“留”好人
1.名匠待遇保障。由县人力社保局、总工会牵头,在“酉阳裁缝”“酉阳水洗师”等各类工匠中开展技能大赛,弘扬工匠精神,选拔“酉州名匠”,并给予2000-5000元/人的奖励。
2.学生入学保障。由县教委牵头,工业园区管委会配合,对子女有入学意愿的,给予就近入学或纳入城区指定入学支持。
3.临时住房保障。由县工业园区管委牵头,对在园区稳定务工的,协调住房城乡建委等相关部门,为其提供住房保障服务。
4.自主购房保障。由县住房城乡建委牵头,对首次在县内购房,购买县属国有企业建设的指定商品房源,按约定总价款(扣除开发商自主优惠后的总价款)的5%予以优惠。购买非县属国有企业建设的商品房,由工业园区管委会会同县住房城乡建委协调开发商予以优惠。
5.往返交通保障。由县交通局牵头,根据园区企业出行需求,采取新增公交运力、调整发班密度、提供定制服务等,有效解决企业员工出行问题。
6.医疗健康保障。由县卫生健康委牵头,工业园区管委会配合,对在园产业工人每年开展1次公共卫生服务。
7.文旅服务保障。由县文化旅游委牵头,工业园区管委会配合,对在园产业工人免费办理游览酉阳桃花源、叠石花谷等收费景区年卡。优先参加县内公共文化活动场馆举行的文化节目、文化讲座及体育运动活动,免费办理图书馆借阅证。
8.安全预防保障。充分发挥县人力社保局、经济信息委、财政局、工业园区管委会、交通局、卫生健康委、应急局、总工会等相关部门职能职责,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工伤预防、劳动维权等工作,为企业员工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二、下一步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酉阳自治县百亿级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建立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落实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责任,加强政策协同,强化要素支持,细化工作举措,形成整体合力。
(二)强化企业服务。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打造便利的市场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开展企业帮扶活动,组建由县领导牵头的企业服务团队,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统筹推进工作落实。
(三)强化督查考核。提高工业园区服装产业用工保障在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考核中的权重。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办牵头,每年开展专项督查,健全约谈、通报机制。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每年底向县委、县政府报告招引产业工人相关情况。
此答复函已经石敦明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人:张兴亿 联系电话:13896473720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6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