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文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酉阳民族民间文化挖掘抢救及传承保护利用的建议》提案收悉。您的提案很好,感谢您对民族宗教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近年来民族文化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委依托浓郁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乡村民俗资源,建成3个国家级(酉水河镇河湾山寨、楠木乡红庄村、苍岭镇石泉苗寨)、32个市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合各方资源,编撰出版《故土上的声音》《茶话酉阳》《桃花源说诗》《酉阳土司志》等民族文化书籍,种类居全市第一;挖掘提升的土家民歌“啊啦调”,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歌舞汇演上获“金奖”;普及推广民族传统体育蹴球竞技项目,在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蹴球项目、表演项目)上获两金两银一铜历史最好成绩;培育引导以“子月苗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民族文化企业提升传统工艺的品质与品牌,其作品《灵犬》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致力于培育注入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多彩元素。
二、关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的说明
(一)面对“民族语言濒临灭绝”正在开展的工作。一是根据《县政协2022年重点协商、通报、视察、调研、评议监督计划》(酉阳委发〔2022〕14号)精神和县政协工作安排,我委特制定酉阳民族语言调查研究工作方案,预计将于2022年6月20日前完成摸清酉阳民族语言的历史发展轨迹、使用状况、遗存载体和分布范围;二拟与长江师范学院共同编撰和出版《酉阳土家语》,通过全面深入的语言调查和历史文化研究,理清酉阳土家语的历史发展轨迹,梳理土家语与酉阳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变迁和民族风情之间的关系。
(二)面对“民族音乐品牌流失严重”正在开展的工作。一是将楠木号子、啊啦调、土家语等民族文化渗透到各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利用龙舟赛、篝火晚会等活动,组织游客积极参与村民文化互动,充分展示了土家人“会说就会唱歌、会走就会跳舞”的先天禀性,丰富乡村民俗文化氛围。二是我委与县文化馆共同对《啊啦调》进行提档升级,已经邀请国家一级作曲王原平对《啊啦调》进行作曲,国家一级编剧张昌达对《啊啦调》作词,现已经完成《啊啦调》男独唱和女独唱的录制工作,现将进行男女合唱的录制工作。
(三)面对“非遗传承要引起高度重视”正在开展的工作。已经将“力争申报成功市级及以上“非遗”5项、国家级“非遗”2项,建设1个非遗小镇(龚滩)和10个非遗传承所,培育非遗项目成为文创产品,创建“酉匠”非遗文创品牌,提高酉阳非遗文化产品附加值。”纳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等待县人民政府审定后正式实施。
(四)面对“古文物、遗址需要有效保护”正在开展的工作。正会同县文化旅游委对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进行梳理,力争70项以上纳入《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重庆卷》。
(五)面对“民族身份意识和认同感有待增强”正在开展的工作。一是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的要求,开展好理想信念培育、中华文化认同、现代文明教育等三大行动,实施共居共乐创新、“细胞工程”创新、城市民族工作创新等三大行动,为民族团结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二是加强3个国家级、32个市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挖掘民族建筑、民族美食、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族工艺、土苗婚俗、农耕生活等民族独特风情,确保已基本成熟的村寨出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六)面对“文艺创作成果要加大有效转化与利用”正在开展的工作。一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挖掘我县各民族团结奋斗史、民族文化交融史和民族地区建设史,启动《酉阳历史传统文化系列丛书》编撰,记录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的精彩生活、感人故事,生动展现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民族地区的新貌新颜;二是联合酉阳县作家协会、酉阳自治县土家文化研究院、酉梦想文化工作室,精选酉阳作家诗歌、散文、小说等原创作品,编撰《酉阳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精选》,大力发展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促进酉阳文学创作和发展。三是推荐申报的《风池女人》获第九届重庆文学奖(含少数民族文学奖)奖。
三、关于对策及建议的说明
(一)关于“尽快建立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机制”的说明。我县已经建立了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的相关机构机制:一是已经于2021年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机制建设;二是实施了“部门(文旅委文化遗产保护科、委属文化馆)+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常态化机制,目前全县39个乡镇(街道)已全部建立文化服务中心(站)。三是建立了专门研究民族文化的研究机构—酉阳中国土家文化研究院。
(二)关于“落实专业队伍来抓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的说明。我县已经成立了两个专业化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队伍:一是设立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生态保护中心”,落实了2名事业编制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理论研究、宣传教育和培训等工作;二是设立了“酉阳中国土家文化研究院”,落实了10名事业编制专门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和保护等工作。
(三)关于“构建文化生态圈,重塑酉阳人的精神家园,增强本民族意识”的说明。一是完善了三级名录体系。我县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非遗三级名录体系,非遗线索1040条(国家级:4项,市级28项,县级198项),共申报了394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4名,市级:46名,县级:294名)。二是开展了非遗“四进”活动。邀请国家级、市级传承人在可大乡新溪小学和酉阳四中常态化开展原生态摆手舞和《咚咚喹》、《木叶吹奏》等非遗项目教学培训,每一学年培训学校师生达1200多人次;将《酉阳民歌》融入桃花源景区大舞台表演场所、《面具阳戏》纳入叠石花谷景区演出、《酉阳耍锣鼓》等项目纳入龚滩古镇西秦会馆演出内容等;将非遗展演与“送文化下乡”、文化遗产日、建党百周年纪念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原生民歌节等大型活动相结合,开展非遗活态常态化演出,全年规模以上展示展演达20次以上,集中展示了土家摆手舞、酉阳民歌、酉阳吹打、苞谷灯戏、木叶吹奏、传统技艺等民间艺术。三是编撰了非遗相关书籍。目前我县已编撰《土家摆手舞——酉阳摆手舞》、《酉阳古歌》、《酉阳民歌集》、《酉阳民歌选》、《酉阳民俗》、《酉阳人文》等非遗相关书籍,后续将加强与县教委的联动,助推更多的民族文化进课堂。四是以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和恢复有关民俗活动。
(四)关于“坚持文旅融合结合,加大优秀民族文化的利用”的说明。一是全面启动了“1+11”非遗阵地建设。“1”即以龚滩古镇为核心打造集非遗美食、文创、体验、展示、传承传习和文旅融合一体的非遗小镇;“11”即在全县范围内建设11个非遗特色项目传习所。目前龚滩非遗小镇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传承所已建成并投用7个(楠木乡红星村薅草锣鼓,可大七分村高台狮舞、客寨村的摆手舞,苍岭大河口酉阳民歌,酉州古城酉州苗绣,浪坪评议村丝绸技艺,酉水河镇河湾山寨摆手舞),累计开展培训15期,培训人次达180人次,其余传承所将于2022年底全面完工。二是全面开展了文物的修缮工作。2021年,我县对红军大学旧址、贺龙同志办公处旧址、杨家寨医院5处革命文物进行了抢救性维护和周边环境整治;目前正在开展红军医院、大坝祠堂、红三军政治部旧址4处市保单位的修缮工程。三是全面加强了民族传统工艺的开发利用。目前我县已在花田、车田、浪坪建立了苗绣非遗工坊,2021年累计生产非遗产品近30万件。
此复函已经吴凤连主任审签。如果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提案办理征询意见表》上并尽快寄给县政协提案委、县政府办公室和我单位,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酉阳自治县民族宗教委
2022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