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集团办学赛课机制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第105号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聚焦统筹谋划,高位推动集团化办学
一是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将集团化办学列入全县“15大专项行动”和“六大攻坚战”重点任务一体谋划推进,多次召开专题部署会、推进会,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和分管联系领导适时统筹调度,深入研究、统筹部署集团化办学堵点难点重点问题。二是专班运转。组建集团化办学工作专班,定期研判集团化办学推进情况。县教委牵头起草了《酉阳自治县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工作实施方案》,组织教育界别政协委员和县教委退休老领导、科室及学校负责人开展研讨和意见征集,书面征求、充分采纳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财政局等5部门意见。方案送审稿经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后,已报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批准同意提交县委常委会审定。三是一体布局。全县差异化组建19个教育集团,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和不够均衡问题。龙潭镇办学布局优化调整正在推进,酉州中学、桃花源中学、实验中学分别与毛坝乡中、铜鼓中学、涂市乡中深度融合发展,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二、完善机制体制,推进集团均衡发展
(一)构建完善的帮扶机制
我们将加快完善集团化办学工作方案,优化集团内部治理,形成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落实落细工作任务、时间节点,科学组建“名校+”型教育集团、衔接型教育集团、合作型教育联盟,加快试点“紧密型”“帮扶型”“衔接型”“托管型”等模式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优化管理模式和运行体制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和资源整合,强化人事、资金、政策保障,着力解决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机制障碍,推动集团化办学向更加紧密、高效的方向发展。集团总校要加强对成员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确保各成员学校协调发展。
(二)数字化赋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一是以教育数字化改革赋能集团化办学,破除校际壁垒。探索建立数字化教研实验室,开展跨区域协同教研,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育人酉数”智慧教育平台、酉阳教育云平台等数字化平台,组建县级数字化教研团队,搭建集实时通讯、资源共享、在线协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云端教研空间,打破地域界限,实现跨区域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在学校规划、课程建设、教师发展等方面实现互通共生。二是以“五个统一”畅通人才流动。探索建立领导班子统一管理、干部教师统一调配、教育资源统一配置、教学计划统一安排、绩效评价统一实施“五个统一”集团化办学治校新机制。三是以“五个保障”重塑激励机制。强化集团化办学组织、资金、待遇、考核、氛围等五方面保障,推动财政预算集团化办学专项经费和培训经费,将集团化办学纳入“酉州赛道·教育比拼赶超”,开展晾晒比拼。
(三)完善全员全科生态课堂赛课
在市教委新卓越课堂建设的指引下,我们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态课堂理念,坚定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紧密围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打造新卓越课堂。
目前,我们有学科生态课堂全员全科赛课和教师基本功大赛两大比赛平台。一是常态化推进生态课堂赛课,形成“年级赛、校级赛、集团赛、县级决赛”的良好氛围和基本框架。每学期中小学近9个学科,两年一届,完成所有学科的生态课堂全员全科赛课,至今年,我县已开展六届。二是推进教师基本功大赛。两年一届艺体教师基本功大赛,从全县选拔优秀教师组队参加比赛。根据近几年的比赛情况来看,乡村学校和教师在不断地成长,很多乡村小学在比赛中已经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比如在2023年的县级小学信息科技赛课中,酉酬镇田坝小学校、铜鼓镇中心校、大溪镇中心小学校3所乡村学校取得了一等奖。
每次赛课活动我们都组织全县相关学科教师观摩学习,以赛代培,学习优秀老师的教学模式。我们也将根据现有的经验,结合新卓越课堂不断变革“生态课堂”,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转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改革过程视导,加强入校指导
县教科所不断改革过程视导,加强入校指导,以促进教师个人成长。以蹲点剖析和全面视导相结合,紧密围绕教育评价改革、课堂教学及教研科研等主题开展工作。建立了常态化的教学过程视导机制,教研员每月深入课堂听课,对教师进行指导。蹲点教研工作精准化开展,小学组定点蹲点9个集团学校,另组建了6支“深蹲”队伍,对薄弱学校开展“驻校教研”,进行重点帮扶。中学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校蹲点,“深蹲”队伍每周至少驻校3天,全程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备课组会议,深入了解学校教学现状,为每所蹲点学校建立专属档案,记录学校教学发展轨迹、问题解决过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教研支持,协助学校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每月形成《蹲点教研简报》,定期总结经验。
(五)健全考核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
为充分调动全县学校教师的积极性,我们将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综合考核方案出台,建立、健全涵盖学校考核、教师考核等全面的综合考核办法。推进“县管校聘集团用”方案落地,建立集团学校间干部教师挂职、顶岗、交流等方面的补贴机制,健全教师待遇保障和师资城乡一体化配置机制,支持制定完善集团内教师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制度。强化集团运行管理、干部教师交流、工作绩效考核、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的经费保障,根据集团化办学需求,进一步优化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广泛宣传教育集团化工作的经验和成效,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凝聚集团化办学合力。
下一步,县教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袁家军书记关于“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打造优质品牌学校,提升各类学校办学水平”指示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指导和支持下,锚定西部教育强县目标,按照“好品牌、好理念、好队伍、好课程、好生态”工作思路,突出试点突破和改革求变,推动集团化办学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
此答复函已经凡顶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