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自治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任务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 年)》政策解读
2024年12月5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酉阳自治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任务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酉阳府办发〔2024〕30号),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
2017年4月,教育部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教督〔2017〕6号),对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评估标准;2024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规程》(教督厅函〔2024〕10号),明确了县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程序和要求。2018年5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渝府办发〔2018〕70号),要求各区县扎实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县创建工作,积极申报市级督导评估;2021年12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印发《重庆市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渝教基发〔2021〕43号),对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出了目标和工作要求;2022年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作出规划,酉阳自治县等9个区县规划在2028年接受国家督导评估认定。2021年4月,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酉阳自治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方案》(酉阳府办〔2021〕9号),制定了我县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为此次三年行动计划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工作铺垫。
二、目标任务
主要行动 |
总体目标 |
具体目标 |
根据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状,提出四项重点难点事项作为行动内容:办学条件提升行动、大校额化解行动、减负提质行动、民办学校达标行动 |
到2027年,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更加合理,超 2000 人大校额全面消除,小学、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实现,城乡办学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教育治理体系逐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显著提升 |
1. 办学条件达标:全县小学、初中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分别达4.5平方米、5.8 平方米,学校达标比例100%;小学、初中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分别达7.5平方米、10.2平方米,学校达标比例100%;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每间音乐专用教室不小于96平方米,每间美术专用教室不小于90平方米,学校达标比例 100%。 |
2. 化解超2000人大校额:民族小学、实验小学、桃花源小学、酉州小学、实验中学、酉州中学、渤海中学等 | ||
3.提升教育质量: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达到良好以上。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达到 Ⅲ 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低于 0.15。 | ||
4.民办学校达标:7 项资源配置项项达标、校校达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间数、面积达到国家标准,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 100%。 |
三、适用范围
酉阳自治县县域内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
四、主要内容
行动内容 |
重点任务 |
工作措施 |
责任单位 |
备注 |
(一)办学条件提升行动 |
推进义务教育教学及辅助用房、体育运动场馆工程建设 |
1.2025年,启动酉州中学新城校区、民族小学新城校区、实验小学新城校区建设,完成渤海小学扩容工程,竣工投用南龙小学校、五福中心校、桃花源中学教学综合楼建设项目; 2.2026年,完成酉州中学新城校区建设工程和酉阳三中、酉四中运动场建设项目,竣工投用民族小学新城校区、实验小学新城校区建设工程、板溪中心校综合楼建设项目; 3.2027年在新城启动建设一所小学和一所初级中学。 |
县教委、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 |
|
(二)大校额化解行动 |
逐年化解大校额,杜绝产生新的大校额学校 |
1.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原则,规范择校行为和学籍管理; 2.做好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3.为农村学校配齐设备设施,推动教师交流轮岗。 |
县教委、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发展改革委、县人力社保局 |
|
(三)减负提质行动 |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集团化办学,规范课后延时服务,强化学校治理 |
县教委 |
|
(四)民办学校达标行动 |
加大投入,完成资源配置不达标问题整改任务;加强师资建设,相关指标达到国家规定 |
摸清民办学校底数,督促加大投入;建好用好功能教室;实施专任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公民办学校同步培养骨干教师;严格教师准入资格。 |
县教委、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人力社保局、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 |
五、核心政策问答
问:为什么要制定这个三年行动计划?
答:我县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推进过程中,教育资源总体不足配置不均衡、大校额化解难、教育质量有待提升、民办学校发展参差不齐等问题明显,短板凸出。制定三年行动计划,目的是用2—3年时间解决存在的难点事项和堵点问题,补短板、强弱项,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力争2028年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问:如何化解大校额问题?
答:一是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原则,规范择校行为和学籍管理,减少县域学生无序流动、违规择校。二是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做好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加快桃花源新城学校建设,逐步分流县城小学初中学生。三是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做实农村薄弱学校支教轮教走教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吸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就读。
问:民办学校如何实现达标?
答:一是县教委要督促民办学校加大投入,实施校舍和体育运动场地建设工程,建好用好功能教室,配齐设备器材。二是民办学校要加强师资建设,落实专任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做好骨干教师培养,配强配足体育艺术专任教师。三是县教委要监督民办学校严格执行招生计划,杜绝突破计划招生。
问:集团化办学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优质学校与其他薄弱学校组建“1+N”教育集团,可以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管理经验、师资力量等资源分享给集团内的其他学校,帮助薄弱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比如,重庆谢家湾小学等优质学校与酉阳的学校结对,可以让酉阳的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的辐射范围,逐步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问:如何监督行动计划的实施效果?
答:县教委、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会组织专门人员按照优质均衡指标要求逐校、逐项进行评估,帮助义务教育学校找准问题症结、测算目标差距、提出整改措施。同时,建立督导评估结果公示、反馈和限期整改制度,对督导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和要求学校按照整改方案,限期整改,确保达标。对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不力不实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实行追责问责,保障行动计划有效实施。
六、专家视角
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委主任滕革同志认为:酉阳自治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任务三年行动计划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教育强县建设、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行动计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化解大校额、减负提质、民办学校达标等一系列行动,能够有效提升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促进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