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酉阳自治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酉阳自治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解读部门:县农业农村委
2023年4月,酉阳县人民政府印发《酉阳自治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实施方案》(酉阳府发〔2023〕8号),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
2023年4月,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酉阳自治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为便于各单位和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方案》,现对《方案》内容解读如下。
二、目标任务
查明我县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查清土壤质量家底、提升我县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为守住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改造提升、确保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为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主要内容
通过摸清土壤质量与完善土壤类型、土壤性状普查与土壤利用调查、外业调查观测与内业测试化验、土壤表层采样与重点剖面采集、土壤障碍因素与提出改良培肥措施、政府主导与专业支撑相结合等工作方法,科学、规范、高效推进全县土壤三普工作。
问1:土壤普查的总体要求?
答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加强耕地保护与农田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遵循土壤普查的全面性、科学性、专业性原则,衔接已有成果,借鉴以往经验做法,按照“六个统一”的工作方法,科学、规范、高效推进全县土壤三普工作。
问2:土壤普查的目的和意义?
答2:土壤是农业的基础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托。开展土壤普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对于精准施策加强耕地保护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问3:土壤普查的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答3:普查对象为全县区域内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普查内容为土壤性状、类型、立地条件、利用状况普查以及土壤数据库样品库建设、质量状况分析、普查成果汇总汇编等。
问4:土壤普查成果是什么?
答4:最终会形成数据、数字化图件、文字、数据库四方面成果。
问5:土壤普查的进度安排?
答5:2023年4月前组建队伍启动工作;2023年10月前先后完成土样调查和采集、样品检测化验、数据分析、提交总结;2024年开展补充采样调查及分析工作,完成图件制作、专题报告编写、数据库和样品库建设等工作;2025年全面完成普查工作,上报成果。
问6:土壤普查保证措施有哪些?
答6:一是组织保障。成立酉阳自治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委员会,负责土壤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二是技术保障。依托市三普办成立的专家咨询指导组,依托重庆市技术专家组建立县级专业队伍体系。三是质量保障。规程控制、资质要求、技术考核、平台跟踪。四是资金保障。县本级统筹做好普查工作经费预算安排,并确保由本级承担的经费足额到位。
四、专业名词解释
(一)土壤普查。土壤普查是对土壤形成条件、土壤类型、土壤质量、土壤利用及其潜力的调查,包括立地条件调查、土壤性状调查和土壤利用方式、强度、产能调查。
(二)土壤普查与土地调查有何不同。
1.范围不同。土壤三普对象是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中突出调查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突出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土地。国土三调对象是我国陆地国土。
2.目的不同。土壤三普目的是查明全国土壤类型及分布,全面查清土壤资源现状和变化趋势,掌握土壤质量、土壤健康等基础数据,实现对土壤的“全面体检”。国土三调目的是全面查清某一时间节点全国土地资源数量及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利用状况基础数据。
3.内容不同。土壤三普是对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土壤类型、土壤立地条件、土壤利用情况等的普查。国土三调是对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等的调查。
4.方法不同。土壤三普是调查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挖掘土壤剖面、采集分层土样,分析化验土壤理化性状等,是三维立体式调查。国土三调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利用类型图基础上,通过遥感影像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判读,实地调查核实变化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是二维平面式调查。
土壤三普与国土三调相互衔接,土壤三普需要用国土三调形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来编制工作底图,土壤三普成果可推动土地利用类型布局的优化,为确定特色农产品规划布局、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地治理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